我婆婆是五六十年代生人,一辈子吃苦耐劳、省吃俭用,自打我嫁过来就把我当亲闺女待。刚成家时,老两口种着多亩田地,还打理着鱼塘。有了第一个孩子后,为帮我们带娃,他们渐渐没时间顾全农田,便把部分土地让给别人耕种。可随着年纪增长,我们做儿女的实在心疼,多次劝二老放下田里的活,他们总说“忙得过来”。
二胎出生后,我们更担心二老身体,反复劝说少操劳,他们依旧笑着说“没事”。疫情期间,二老身体每况愈下,可即便如此,我们的劝说总被一句“不要紧”带过,着实让我们无奈又心急。如今二老年纪越来越大,还坚持帮我们带孩子,我们再三恳请他们彻底放下农活,最后老人才勉强让出大部分土地,却仍留了些舍不得撒手。平时他们既要接送孩子上下学,还要抽空去地里忙活。作为儿女,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先生在外地工作,我便主动多帮衬些农活。其实我并非怕吃苦,只是心疼二老这般辛劳——要知道,我在娘家时几乎没干过农活,如今却更能理解老一辈对土地的执着。
今年婆婆不慎摔伤膝盖,让我真切感受到老人的倔强与两代人观念的碰撞。他们总怕给子女添麻烦,总想尽力帮衬,却忽略了自己的身体才是我们最牵挂的。但能真正理解子女苦心、不执意操劳的父母,又有多少呢?有时我也会自责,恨自己没能让二老过上彻底清闲的日子,可我们的每一句劝说,何尝不是饱含着对他们的爱与担忧?
或许这就是生活吧——老一辈用半生辛劳诠释着责任,晚辈用满心牵挂传递着关怀。只希望时光能慢些走,让我们多些机会尽孝,也愿二老能慢慢懂得:他们的健康,才是我们最大的福气。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