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走到了第五季,马东在其中一期的开头说,《奇葩说》现在已经举办了第五季,如果能够办到第十季,那他就是人生赢家。马东是否能在五年后成为人生赢家我们拭目以待,但是《奇葩说》真的是一档很棒的节目。
大学期间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辩论队,而基本是为了鼓励大一、大二新生们拼着劲头去打。
那时候我对辩论有很深的误解。我觉得那些打辩论的人都是傻X吗?一件事情岂是能一面以概之。
一把刀,在妈妈和屠夫手中,完全的对立面。单凭这一点,刀就没有好坏的绝对之分。
这时候一方说刀是好的,一方说刀是坏的。让我说,让世界没有刀吧,就没有好坏。
我以为是他们偏激,但在经过几年的时间,我成长了一些之后发现,偏激的那个人是我。
打辩论或者说是讨论一件事的好坏对错,正反双方是不会得到绝对的结论的。我一直以为做这些事情是为了得到一个明确的结果,但是得到分析出各自结果的角度和表达方式,才是我们寻觅已久的成长。
在最开始的人,看待事物有各自得局限性,而辩论的意义就是在于有多个人从多个角度去深挖、推理、归纳,最后真正要呈现给别人的不是总结的结论,而是对事物思考的方式和角度。
《奇葩说》上的各奇葩斗志斗勇。黄执中讲鸡汤沉着而稳重,肖骁撒泼却醍醐灌顶,邱晨谈经历深刻而易感,马薇薇讲观点犀利且狠毒。他们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去给每一道道题目,提供一种种的解题思路。
得益的人是谁?不是那四个和即将产生的第五个BBKings,而是我们。每一场辩论下来我们至少可以得到3-6个看问题的参考角度和思考,这就是我开始喜欢他的原因之一。
另外让我喜欢这个节目还有两点,一个是这节目能让人思考,另外一个是马东是一个很有同理心的人。
在这个节目里,你会看到各种奇葩的辩题,然后我思考一下发现,这些辩题一点都不奇葩。归纳之后发现它们的本质都是生活里你我他遇见的那些事。
在开打中两方互相扯皮的时,我会思考:唉,这个角度不错哦。从这么标新立异的角度讲出的论据来支持自己论点,很有力度。
他们说一个我就基本可以得到一个这样的角度,虽然我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但是不妨碍我吸收他们看问题的方式以及其表达方式。
最后,在整个辩论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忽然间会发现,自己也想要好好思考这个问题在我身上的话,我会怎么办。
我会选哪个观点并坚持?
我会选哪个角度辩论且维护?
而我又会被怎样的方式说服而投降?
而转折来自马东的话。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意,我很清楚的记得马东经常在辩论最后说上一句,其实我们选这么一个选题,并不是要打出一个什么什么样的结果,我们只是想给各位多一点思考,仅此而已。
就是这一句话,把我从即将掉下去的悬崖旁拉回来,无一不是如此。
而马东这个人,吸引我的是有趣,让我钦佩的是他的同理心。
我经常能看到他双方辩论激烈的时候插话灭火,也看到他在现场尴尬的时候出来放火。而他同理心最好的体现在于,他的那1-3秒的沉默。
有好几期节目,辩论题目很沉重,辩手们经常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拿做辩论素材。而这种素材,一说出来必定会引起诉说者的感思、倾听者者的怜爱。
每每这种话题的结束,镜头会先给诉说者,然后给到马东。而这时候,马东脸上有点不知所措的神情,那是理解的神态。他懂这对说者不容易,对听者也同样很难。他给予了停顿,那是理解,也是对这一群在他看来都是小孩的关爱。
喜欢一件事,不难,有益即可。能够给你物质上利益的益,或者能给你精神给养的益。
《奇葩说》很有趣,所以对我很有益,于是就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