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8天上云彩

还是在小学生的时候,大约三、四年级时,开始写“作文”,那时候听老师说,谁能把天上的云写好了,就是好文章。天上有云,有时是飘动的白云,有时则是翻滚的黑云,特别当夕阳西下时,向西望去,彩霞飞动,有时金色,有时呈黄色,且变幻莫测,最后彩色逐渐加深,而呈黑色……,特别此时是在夏天的时候,傍晚时分,有一位工人坐在我家旁边的大寺桥下,拉着二胡,咿呀作响,二胡声更增添这云彩的辉煌。后来大寺桥被炸了,拉琴的人走了,我也离开了当时的住地。

当我渐渐长大,学习了化学,天上的云,地面上的雾,江湖里的水,其成分就是水,古代的千字文中就记述了“云腾致雨,雾结为霜”,说明古代人就知道了这一现象,因为它们都是水,当然还有冰、雪和雹。

一般的物质常成三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在常压下,水在摄氏零度到100度之间是液态,即通常的水,低于摄氏零度则凝结成为冰,也包括雪以及冰雹,即为固态,高于摄氏100度则为气态,呈气态的水是看不见的,由于部分凝结为雾,因此我们会看到水汽腾腾,在空气中不同的温度下水也会气化,形成一定的水汽的介质,俗称为湿度。

由于水在空气中不断气化,因而在空气中积聚了不少的水汽,在正常的情况下是肉眼看不见的,但受到天气的影响,如降温,便会形成微小的液滴,微小的液滴被集中在地面上就是雾,在大气中就是云。一九五六年四月,有幸登上浙江莫干山,清晨恰遇大雾漫山,不辩东西,至今还记忆犹存,其实只是在山下观察,山已被云遮盖。

当朔风飞扬,寒流袭来,天上的云(小液滴)被凝结为固体,从天上落下的变成为雪,雪很美丽,呈多彩的六角星形。我还曾见过前苏联书上刊载的冰的照片,竟也成六角星形。当冰雪形成时会放出热量,而冰雪融化时会吸吸收热量,俗语说,“融雪比下雪冷。”就是这个道理。

江河中的水流入海,形成广阔的海洋,水受热形成蒸汽,遁入天空,形成云雾,而又以雨雪的形式落下,构成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但在循环中往往带有污染,如地表的污染物,混流入江湖之中,注入大海,使海洋也被污染。空气中固体微粒,也包括一些有害的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影响了空气的洁净,与水汽形成霾。净化我们生活的空气,净化我们生活的用水,成为当今环保的重要主题,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观察天上的云彩还可以预测天气的变化,又如“早看头顶穿,夜看四脚穿”,就是对未来天气的预测,也许你也会在雨后天晴之时,看到天上的彩虹,这是光和水汽的效应。古代劳动人民积累了不少关于天气观察的经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不过现在科技的力量,更是天气预报准确到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月,利用古代的谚语来识别天气将成为历史。



2019年6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