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问题:现在的工作还能做多久?

宏观经济学有个概念叫人口抚养比,就是一个国家非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2016年我国总人口14亿,劳动人口9亿,需要养老或无劳动能力人口5亿,可以理解为9亿人养活5亿人。

近两年频繁爆出的低出生率、老龄化率,预计2030年左右这个数据就会被倒过来,也就是5亿人养活9亿人。这将会导致劳动人口创造的社会财富是现在的两倍才能维持社会现状,如果要更好,则需更努力,甚至要到2.5-3倍。

工作门槛变门楼

那我们现在的工作、生意,如果维持现状,到那时能赚到2-3倍于现在的收益吗?如果不能,就得要调整了,我们还有接近10年的时间。

如果你做的是劳动密集型工作,会保证在后续10年会比现在更高效2倍吗?靠人的话,太难了,本身随着年纪的增长,效率就在逐年下降。这就可想而知,为什么企业要搞自动化、搞机器化。

如果你是互联网从业者,应该非常清楚,这两年连所谓的“下半场”概念都打完了,那现在的岗位在未来能创造2倍的价值吗?

那我们现在的工作还能做多久呢?取决于增长性和不可替代性。

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对个人是有价值的吗?价值是在增长,还是只是在重复?我们的工作是不可替代吗?如果机器能做,为什么还需要人工?如果谁都能做,为什么用我来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