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学霸猫的文章《纵然我们都只是微小的星辰,却仍有能力造出浩瀚星空 -- 致忠于自我的写作》,感触很深,忍不住提笔写了些字。
我也曾经是一个《幻城》迷。
当我第一次在书店里看到《幻城》时,只是觉得封面很特别,就拿起来翻了下,没想到立即被吸引住了:原来文字也可以这么美,连人名都可以起得那么有意境!那时郭敬明还没有红,我完全是出于内心喜悦而非社会的追捧而喜欢他的。
现在想起来,《幻城》和《哈利波特》并列,是我15岁以前影响我最深的两本书。这两个架空的世界,远远比什么缩写版童话来得更恢弘、更美妙,以至于后来我把曾经很喜欢的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全扔了。
有趣的是,初见《哈》也是差不多的故事。那时我才小学。我还记得是某次期末考试得了全班第一,妈妈说可以奖励我一本书。我就去书店里转了一圈。还记得当时“冒险小虎队”童书系列非常火,远远看过去,满满几排都是它们色彩鲜艳的封面。在角落里发现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就像个其貌不扬的孩子,独自在墙角蹲着,然后就被我捡到了。又过了几个月我在书店里买到最新出的第2集,才知道原来自己买的第一本是盗版的,正版书是淡黄色的防近视纸!又过了一段时间,《哈》在国内开始被人熟知,拍了电影后更是大火。那时,自己甚至还为此感到憋屈,觉得原来自己独占的宝贝一下子被无数人发现了,就跟现在某些小众民谣歌手变主流了其粉丝也开始酸爽的心理差不多吧。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的确会自知或不自知地受到他人及社会文化的影响,越来越追求高效和理性,也变得越来越趋同、功利和无趣;越来越怯懦,不敢大声说自己很喜欢幻城,害怕成为异类。但其实,小时候的我们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千人千面!你喜欢背唐诗,我喜欢抄幻城,他喜欢看漫画,哦,对了,我小学时还很喜欢收集《广州日报》上的楼盘广告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世界,独占、或与最亲密的小伙伴分享。可长大之后呢?我们能分得清,哪本书不是自己跟了罗胖子囫囵吞枣看的?哪个仁波切不是跟着姐妹们凑热闹去听的?
最后引用《一代宗师》里的两句话:1.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2.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写作,就是一个追寻初心的旅程,而初心终将把我们引至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