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看概要会有一些懵逼的感觉,这篇文章是结合了身边太多的案例总结出来的,所以希望大家能看完。我们应该会发现身边或者自己本身就是这么一种人,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担心这担心那,然后等真正做的时候有想着想那,最后事情没做好。
说一个我自身的例子,公司组织去鸡笼山速降,大概有20-30米高的样子吧,然后从高处速降下来,然后你就看到的是很多人,我不敢,我害怕,最后结果确实是,要不停在半山腰,最后被安全员拉下去,要不不是速降一路溜下去的。我敢说,那次速降我玩得最好,但是我也是第一次玩,我解释一下我当时的心态,因为我知道在这里玩速降有安全绳很安全,而且没有摔死过的,要不是不是就得停业整顿啦,既然我已经知道没有生命危险,最坏的结果不就是啥也没有吗?那我应该花更多的心思在怎么速降上,所以我听教练说啥,我做啥,无非就是坐下去,往后仰一点,脚要蹬起来。那我就顺利的速降下去了啊,我想如果是100米,应该也没啥问题。
那具体的这个该怎么用到工作中呢?最近公司来了一个小姑娘,之前是做UI的,然后现在公司人少,属于初创,所以UI得干着产品的活,当然产品思路是定好的,不是从无到有的。小姑娘那可能会压力很大,我也发现了,工作态度很好,每天也愿意干活,但是效率很低,很多时候出不来活,然后我发现可能还是没有一种生与死的紧迫感。我找她,我让她自己定一个时间,我知道是完不成的,我就按照她说的时间告诉她,干完了留下来,干不完直接离职。我和她说,你想一下你这一个月的成绩,是不是比你之前一年更充实,如果你想要抓住这种机会,那你就奋力一博,拼命干一个月,不睡觉也就一个月,干好了,你未来不可限量,能收获很多,干不好无非就是离职,所以你现在每天担心做不好怎么样怎么样没有意义,还不如把心思都放在工作上。最后没干完,但说实话完成了80%,当然我也没有开除她,而是给她分析原因,希望她后面有要明确的时间观念。(送给即将毕业或参加工作不久的朋友)
说到这大家估计会有疑问了,如果最坏的结果我承受不了呢?其实本来是想在后面的文章写的,我今天就讲一下了。最坏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你做了这个事情,会造成最坏的结果,那你可以不做;另一种是,最坏的结果已经发生,我无力改变,你可以试着努力去改变,如果无法改变那只能接受。说第一种,因为自己的利益,如果我因为做了一件事伤害了最好的朋友,但是我也不想失去这个最好的朋友,那我劝你,就不要去做这件事情。因为利益总能挣到,但真心的朋友不是那么好找的。第二种,最坏的结果已经发生,然后你努力改变,但是没有作用,那我只能说,朋友想开点,人生路上充满荆棘,没有过不去的坎。(这个要扩展开来又是一个话题了,可以透露一点,就是我工作中遇到的一个朋友,父亲盖房子摔下来,摔坏了脑子,最后导致器官衰竭的故事,家人也很努力,但是最后没有抢救回来,一家人耿耿于怀的事情)。
ps:#下期分享#最坏的结果已然发生,努力了,还是无力改变,我们应该释怀,而要去理解这件事带给我们的深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