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这次考试,我引用了这首诗。也唯有苏公的诗,可以诠释他自己。
题目是赏析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诗高中就已学过,似乎是考试的重点,苏轼的乐观豁达,宽广心胸早已背烂,时过境迁,依然了然于心。
那些年,确实很喜欢苏轼,他称得上一句霁月光风,疏阔男儿。恰同学少年的时代,读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只觉得自己就是豪杰。那样的时代真美好。
我们读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看着一个年近半百头发花白的醉老汉,哈哈大笑。真快乐啊,跨越千年,仿佛和这个老汉一起游戏人生。
我们读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月亮老兄啊,一切都是浮云,再来一杯才是正经。教室里又笑倒一片,这个小老头儿,真好玩。
彼时,我们喜欢苏轼,因为他有趣,因为他快乐,因为他有名,因为他是重点。
直到经年之后,坐在考场之上,想起备考之路的酸甜苦辣,我努力把自己当成苏轼来答这一道题,刹那之间,我泪洒当场。年少的我们,真的不懂得苏轼,不懂得苏轼的珍贵远不止我们知道的那些。一个中年人,历经宦海沉浮,历经骨肉分离,历经生活艰辛,人生也已走到末路,正所谓风吹雨打,刀砍斧劈,万般无奈,千般坎坷。这些都没有打败他,最终都化为了一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上,挂着苏轼的一缕华发,和一个笑脸,浩瀚宇宙都有了光。
回望备考路,区区两载,已夺走我眼里的光,在黑暗之中挣扎翻滚,如在地狱,让我笑一笑,仿佛要花尽全身气力。而苏公半生历练,百种苦楚,只字不提,只敬明月一尊酒,以慰平生。
人生百味,尽在杯酒之中,尽在只言片语之间。这样的作品,说是艺术,毫不为过。
以前总是遗憾自己写不出好文章,如今觉得,也不失为一种幸运。心头经炼狱,方得两三行。
正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因为年少不知人间苦。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因为深知,若无闲事挂心头,凉秋亦是好时节。
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此时此刻,想起一句我很喜欢的话
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