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宁夏“若干措施”中 探寻破解县域科研人才发展之道

近日,宁夏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若干措施》,聚焦挖掘科研人才创新潜能、释放青年人才创新动能、激发企业人才创新活力、大力营造人才创新环境4个方面全方位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县域虽在科研创新方面存在科研基础薄弱、研发人才短缺等客观因素限制,但仍可在《若干措施》中探寻破解县域科研人才发展困境的灵感与路径。

一是深化产业基础及人才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持续吸引集聚科研人才。聚焦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人才链,持续延伸产业链条,做强产业创新平台。立足资源禀赋及特色产业基础,统筹县域土地、资金、人才、政策等资源要素保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开展园区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引进农特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制药、新能源装备制造、智能卡制造等企业,持续优化产业布局,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资源集聚、人才集中,挖掘科技研发优势,找准产业提级赋能切入点,积极申报建设人才小高地等高能级平台载体,健全完善平台载体运行机制,强化项目资金支持,吸引高层次人才团队入驻开展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

二是深化人才考核评价及奖励激励体系建设,持续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建立以实绩为导向的动态考核机制,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传统评价模式。针对不同领域人才制定差异化考核指标,将科技成果转化成效作为应用型研究人员职务晋升、职称评审、奖励评选的重要依据。探索以专利成果、项目报告、工程方案等成果形式替代人才评价中对项目、课题、论文相关要求等多元化评价模式。构建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并重、短期激励与长期保障结合的多元激励体系。探索专家人才技术入股模式,推行股权、期权、分红等中长期激励措施,鼓励人才共享发展红利。对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推动重大项目落地的人才团队给予以奖代补。建立完善人才荣誉机制,积极推荐优秀人才参与塞上英才、各级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评选,择优推荐优秀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持续增强专家人才荣誉感和使命感。

三是深化人才使用与尽职免责机制建设,旗帜鲜明为敢干事能干事的人才撑腰鼓劲。积极搭建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强化产业需求与专家专长的精准对接,推行“揭榜挂帅”等项目选拔机制,持续强化项目资金支持,定期由农业农村部门、科技部门等联合梳理发布重大技术需求榜单,广泛邀请专家人才组建创新团队,开展联合攻关,解决技术问题。扎实推进科研人员减负行动,严格控制非学术性会议数量及规模,杜绝应景式汇报,真正让科研人才将精力放在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上。建立人才容错纠错机制,对在创新探索中出现失误但勤勉尽责的人才,予以宽容理解,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让人才轻装上阵、大胆创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