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赵永军,这是我的“每天写一篇”文章、为自己赋能的第137篇。
《论语子路篇第十一》第26篇: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我们先看一下前辈大家的注解。
朱熹——君子循理,故安舒而不矜肆。小人逞欲,故反是。朱熹的注解更多从“天理人欲”方面理解,也为自己的理学铺垫。
钱穆注解——泰,安舒义。骄,矜肆义。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故不骄。然心地坦然,故常舒泰。小人矜己傲物,惟恐失尊,心恒戚戚,故骄而不泰。然亦有不骄而未能泰者,亦有泰而或失之骄者。求不骄易,求能泰难,此又不可不知。
钱穆译文——先生说:“君子舒泰,但不骄矜。小人骄矜,但不舒泰。”
杨伯峻注解——【译文】孔子说:“君子安详舒泰,却不骄傲凌人;小人骄傲凌人,却不安详舒泰。”
【注释】⑴泰,骄——皇侃《义疏》云:“君子坦荡荡,心貌怡平,是泰而不为骄慢也;小人性好轻凌,而心恒戚戚,是骄而不泰也。”李塨《论语传注》云:“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何其舒泰!小人矜己傲物,惟恐失尊,何其骄侈,而安得泰?”译文正取此义。
李泽厚先生注解——孔子说:”君子尊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尊严“
对于“泰”,钱穆译为“舒泰”,杨伯峻译为“安详舒泰”,李泽厚译为“尊严”,
我们查看一下字典,

泰,金文(汰,洗涤、清洗)(双手,捧、持),表示泼水清洗。古人认为净水是圣洁的,因此酷热夏季将水泼在身上,不仅能清爽降温,还能去污驱邪,带来吉祥与幸福。造字本义:动词,用净水泼身,去污驱邪,以祈吉祥与幸福。
泰,安也。――《字汇》,泰,通也。——《广雅 • 释诂》
泰也是《易经》第十一卦的卦名,卦的内容是超越有(器物)的界限束缚,才能通达的大化真境。
我们再看一下“骄”,形声。“乔”本义为“物高而上端圆曲”,转义为“拱起”。“马”与“乔”联合起来表示“马背拱起”。本义:马背拱起。
骄,马高六尺为骄。《诗》曰:“我马唯骄。”――《说文》,引申——自满,自高自大。
我们比较一下,会发现这两个字的路线图,“泰”是洗清——安宁——舒泰,而“骄”是居高——自大——心傲;区别在是谦下,还是自高自大,
李里在《论语讲义》中注解——“泰”是一种内心的安详、和平、自在,一点不骄傲、不骄矜。小人往往骄横跋扈,你看他的样子很傲慢,趾高气扬的,可是内心是恐惧、紧张的,一点儿不安详、不自在。君子是坦荡荡的,内心安详,外表平和。外表的平和是内心安详的流露。往往外表很骄傲的人,其实内心很渺小,内心很不安。
南怀瑾先生注解——这又是君子与小人的对比。君子之人很舒泰,这个泰字,包括了很多意义:度量宽宏,胸襟开阔,光明爽朗,这就是泰。君子虽然很舒泰,态度绝不骄傲。小人既骄傲,又自卑,心里像猫爪一样,到处都是毛病,心境就不泰然了。
《六祖坛经》中讲: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拥有一颗平常心,方能安泰过一生。
我曾经写过一首小诗《平常》:人本平常生,当怀平常心,肯做平常事,一生平常人。
说容易,写也不难,要做到可是真不易,愿与诸位同仁共勉。
一孔之见,不妥之处,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