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凉州(原创)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国庆节前,因事匆匆去武威,由于时间紧,没有告诉老家的兄弟,晚上就住在了宾馆。

对于武威,离开30多年了,只有回家时来去匆匆地瞥上一眼,来不及回味家乡的记忆和味道。

上次,被朋友安排在天马湖畔的宾馆,难得在晚饭后,独自到天马湖畔去散步。秋风牵起湖中的涟涟波纹,凉意从湖中款款而来,月色斜斜的和四周的灯光融为一体,照在湖面,湖天一色,廊桥一线,景色优美。

图片发自简书App

对家乡的名字喜欢以凉州相称,得益于对《凉州词》、《西凉乐》的喜爱。“凉州大马,横行天下”的称号,以及雷台出土的“铜奔马”足以说明,马是凉州的图腾;凉州大马的羁傲不驯,也影响到人的粗狂与豪放,凉州人养成了话大、胆大的秉性;小时候常听老百姓的俗语:“凉州不凉钟古楼,半截戳到天里头”,就是凉州人自夸自吹自卖的写照。

凉州盛名源于汉代,其音乐舞蹈对汉文化有很大的贡献。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西域、印度、波斯、罗马等国的商队、使节、学者频繁往来于河西一带,当时的凉州,不但“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而且还有不少西域和印度、中亚的商人、高僧在这里定居。作为当时的一座国际性城市,中原文化要经过凉州向西域传播,西域文化也要在凉州经过一定时间的消化、吸收再传播到中原。魏晋南北朝时,中原流行的清商乐也传到了凉州。印度音乐、西域音乐和汉族音乐经过长期的融汇,逐渐形成了《西凉乐》这种较为完整的乐曲。由于《西凉乐》吸取了中西音乐的长处,具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后来成为隋唐燕乐中最早的一部大曲。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今的凉州,尽管陨落于三国时期天下13州之名,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丝绸之路被再次打开,凉州因地埋位置的重要,必将成为丝路重镇和经济交流的都会。

历史上凉州有八景,“文笔三峰、大云晓钟、鱼跃龙门、滚龙石、夜雨打瓦、千里眼、七星剑、罗什倒影”。如今,政府把流经城东的石羊河改造成波光粼粼的“天马湖”,为老百姓修建了一个水上公园,又添一景。每到晚上,这里的游人熙熙攘攘,光影里的空气凉如湖水。秋月、秋水,与湖上的彩桥,与四周的高楼,与高楼里温柔的灯光相互交融,构成一幅绝美的秋夜图。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次住在城西,晚饭后,便与老赵从城西散步到城东,几十年来是第一次走过凉州。那种“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景像浮现在眼前。正如雪漠先生所言,凉州有其独特的文化怪圈,谁也说不清道不明;凉州地域文化异于别处,沿街茶楼林立,酒店隐于其中,请朋友作客,聚于茶楼,品茶、打牌、饮酒。

“凉州三秋夜,安闲一老翁。”,这是凉州人悠闲生活的写照。美好的秋夜,静坐湖岸,听岸上树叶掉落的声响,听草丛秋虫的歌唱,落叶像是从天上掉下的沉物,我听得见它的离愁。

  放眼湖面,粼粼湖水邀明月,秋波含情思故乡。四周错落有致、高低不平的楼层里,闪现着朦胧的灯光,与朦胧的月光和泛着银光的湖水融为一体,秋水长天,湖桥长虹,飞车流萤,诗意盈然。

图片发自简书App

 凉州的秋夜是宜人的,尤其是在这秋水长天的天马湖之畔。行走在满是秋凉的天地之间,梳理着清凉的发丝,望着隔湖而立的恒大绿洲、天一外滩,吟着《凉州词》,哼着《贤孝调》,心头便没了岁月流逝的失落,有的只是收获人生经历的欢喜,有的只是燥热退去之后的惬意,尽管天上孤月不见星,湖岸孤影无人伴。

    凉州的秋夜就是一场迷人的约会。融城华府的西街,茶楼林立,东边湖光粼粼,月色古道,歌舞升平。但我更喜欢沿着湖岸的步道留下对故乡回味的印迹,喜欢在飘着落叶的柳林小径上,和曾经的战友细数自己的流年,听那些早己远去的战马啸啸……

                2018年10月3日兰州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LULUPARK的奇幻旅程 我们总期盼着 离开的人会再重逢 其实 这世间的得失一直都很平衡 所有失去的 都会以另一...
    仨两小事阅读 223评论 0 4
  • 今天一早醒来,听得外面风吼鸟鸣,就想起了这首《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东来东往A阅读 867评论 1 9
  • 我和老曾之间隔了多远,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们每年相处的时间都不会超过一个月,所以电话成了我们联系的主要方式。...
    露大曾阅读 23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