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逛铜川书画公园,被一碑文吸引,遂即拍照后细细研读,觉得很好,和大家分享之。
碑文原文: 天子在上,重道崇儒,闡揚聖教,千載同符。凡我後生當知大義,三綱五常,務盡人事,下學上達。萬世之師,尼山善誘,其道常垂,在家事親,情深依慕,昆弟和悅,出入相顧。丈夫有室,相待如賓,承先啟後,無愧成人,師嚴道尊,稟承提名,不入迷途。隨時就正,兼收三益,善貴觀摩,同聲相應,其樂若何,奉先必虔,族以誠接。
简版: 天子在上,重道崇儒,阐扬圣教,千载同符。凡我后生当知大义,三纲五常,务尽人事,下学上达。万世之师,尼山善诱,其道常垂,在家事亲,情深依慕,昆弟和悦,出入相顾。丈夫有室,相待如宾,承先启后,无愧成人,师严道尊,禀承提名,不入迷途。随时就正,兼收三益,善贵观摩,同声相应,其乐若何,奉先必虔,族以诚接。
《教子弟言》碑文(简体字版)简解
这篇碑文核心是用儒家思想教化后辈,从社会、个人、家庭、求学等角度,讲做人做事的道理,具体可分5点理解:
1.开篇:明确教化的根基
“天子在上,重道崇儒,阐扬圣教,千载同符”,意思是君主在位时,重视儒家道义、弘扬圣人(如孔子)的教化,这种理念千百年都没变。这是为后文教后辈修身,定下正统的思想基础。
2.对后辈的核心要求
“凡我后生当知大义,三纲五常,务尽人事,下学上达”,是告诉后辈:要懂儒家的“三纲五常”(做人、处社会的基本准则),踏实做好该做的事;还要从学具体的道理开始,慢慢领悟更深的人生、天道规律。
3.家庭里要守的规矩
“万世之师,尼山善诱,其道常垂,在家事亲,情深依慕,昆弟和悦,出入相顾”,以孔子(尼山代指孔子)的教导为依据,讲家庭伦理:在家要孝顺父母,真心依恋他们;兄弟间要和睦,不管出门还是回家,都要互相牵挂、照拂,家庭和睦才能让社会安稳。
4.成人该担的责任与敬师
“丈夫有室,相待如宾,承先启后,无愧成人,师严道尊,禀承提名,不入迷途”,说成年人的责任:已婚男子要和妻子互相尊重,像宾客一样有礼;要继承祖先的好家风,再传给子孙,才算合格的成年人。同时要尊重老师,因为老师受尊重,他教的道理才会被重视,跟着老师学,才不会走歪路。
5.修身与处世的延伸
“随时就正,兼收三益,善贵观摩,同声相应,其乐若何,奉先必虔,族以诚接”,讲怎么进一步提升自己、和人相处:要常向贤能的人请教,改正自己的不足;多交正直、诚信、有见识的朋友(这三种朋友有益);学会观察别人的长处来借鉴;和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会很快乐。最后还要对祖先恭敬,和宗族亲人相处要真诚,把修身、齐家的道理延伸到宗族交往中。
总的来说,碑文就是用儒家的“礼、义、孝、敬”,教后辈做一个懂规矩、有责任、品德好的人,既顾好家庭,也能在社会上走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