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的问题可能并不是在做与不做,而是在没明白为什么做。
能否做好一件事,取决于我们有多大的意愿去做,佛语叫“发愿”。
我们的主观意愿,就是我们做事的态度。
现在身边很流行打卡,特别是在一个社群里,早起打卡,读书打卡等等。
很多人为了克服自己的懒惰,通过这样的小工具,来督促自己养成好习惯,是非常有帮助的。
我们的007也有点这个味道,每周写作,交作业,也是一种打卡。
我们的007er们做出了7年的承若,形成一个写作氛围,大家相互监督,相互鼓励。让我们的目标得以实现。
但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股三分热度过后有多少人依旧乐此不疲,而又有多少人是为了交作业而应付一篇的呢?
有多少人还会再不断去修改和完善以前的文章?即使知道没有多少人去看。
很多人将完成打卡这个事情做为目标去做,到底是因为看到自己完成一个个任务来打卡的乐趣,还是做那件事情本身的乐趣,似乎有些混淆了。
当我们的生活变成了为完成一个个任务而奔波时,它的质量可想而知。
若是自己的内在驱动力量太小,一切都变成了做给别人看,而少了自己的主动性,如同一个需要大人监督的孩子。
俞敏洪在混大分享的《领导力原则》时举了新东方的例子,让我印象深刻:
新东方在上市后,2006年的目标定为以多招学生增加收入这样的以业绩为核心去做事,导致了品牌名声和收入的一落千丈。
2014年调整后他重新规划愿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围绕这个核心愿景做的行动,所带来的结果就是 品牌名声的鹊起,和每年 收入增长成倍地翻。
当我们要去行动做一件事情时,先考虑清楚是为了什么,是否是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所带来的结果是否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在行动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是否一直初心不变。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讲究效率,但是效率不等于量,效率是需要质与量与时间的平衡;
而这个的前提是我们有个什么样的愿景。
2.q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