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动:愚蠢的体操造就智慧的自己(283)/林世儒

前天在“易学律动”课程结束前的团体分享时,有位在近五年来参加过国内外讲师数十场次各类工作坊的同学分享说,她会把“易学律动”的成效与体验排在前三名之一。这让我受宠若惊,因为我总是觉得工作坊只是和朋友相聚,大家以三五天的时间聚在一起,然后透过一种有趣的方式,各自探索自己与了解自己,就像一群孩童玩家家酒的游戏,而我也和每一个人一样,只是游戏团体中的一员,大家开心的在游戏中学习与成长。

另一位同学说她认为在“易学律动”课里没有多少理论与知识的成份,三天中老师讲的话很少,全部加起来不到三小时,但是每个人各自的收获却非常大,这非常的特别,不像以前参加过的课程那样,大家学到相同的理论与技巧,以及类似的经验或疗愈。在“易学律动”的课里大家虽然是在跳着相同的动作,老师也从没说过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只是每隔一段时间让我们加上或减少一个手或脚的舞蹈动作而已。

除了过程中要求带着注意力之外,老师也不在意大家跳得好不好,动作组合得快不快,只是鼓励我们持续做这看起来很“愚蠢的体操”,无论对错完全没有赞赏也没有责备,而奇怪的是有人就开始痛哭流涕,原来他们碰触到自己平日未知的惯性与习气,每一次的纠结与混乱就是看见自己的盲点,而每一次的穿越紧张焦虑自责等内在反应,就解除一些影响自己的习气与惯性,然后动作就能组合出来。随着动作越来越复杂与困难,对自己实相的了解就越深入。我开始明白我不是在学“律动”,而是正在进行一个自我发现、自我疗愈与自我发展的过程。难怪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大丰收,从中获得自信、自由与智慧,并期待下次的学习。

同学们的分享帮助我更加看清这“工作”的价值,直接透过身体的动作去体验,理论和知识才不会只停留在头脑层面,而是能真正的落实在生命里,成为自己的一部份没有落差。再者让我更确信人真的是具有自我要求与自我改善的意愿与动力,不需要被指导与要求。只要团体够真实、能接纳,并对别人困难挫折纠结的处境感同深受,那么安全的环境就会被建立起来,然后团体成员也就会自己朝着正向发展。

我始终认为我不像是个老师,缺乏权威与丰富的知识与成套的严谨理论,比较像一个导游和朋友,一起旅游一起经验,至于体会与收获那就因人而异。还好每个人的内在风光都是那么美,生命历程是那般的壮丽,透过这“工作”去发现与彼此分享,我也从中获得了很棒的学习与成长,丰富了我对人性的了解与赞叹。课上我虽被称为老师,实际上我也是学生,在团体中与大家一起学习。李李元松先生称跟着他学习的同修为学长,真是太有道理了。感谢在工作坊中相遇的每一个人,你的分享与你的生命体验都在滋养着我,请允许我成为你的朋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