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之水》主要描写了主人公池大为的变化,借此来描绘中国知识分子对社会妥协直至适应的心路历程。它并不只是停留在官场,而是触及人的灵魂。与《一地鸡毛》类似,都是表达当代知识分子的尴尬处境,叹息着知识分子的灭亡。
知识分子们,从小习得清高、出世的价值观,并将这些价值观视为人生终极追求,我们从小受唐诗宋词的熏陶,学习古人不为三斗米折腰的情怀,领略放浪形骸之外的豪情。但现实中,社会确是以人际关系主导的利益交织网,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办成事的前提确是你是否人脉资源多,找得到主事的人。知识分子难就难在弯下腰,放下身段,从被人立场考虑事情。
大多人,是靠读书获得今日成就,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坚信靠着埋头苦干可以闯出一片天地。决定是否能上升就看领导是否认可你的工作,领导大棒一挥就上去了。工作大多靠智商和情商的配合,才能给办好、办出彩。
市场它是一种经济结构,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它消解了终极,消解了知识分子。市场经济还是一种人生观,它把一切都平面化、现世化了,我们的生命失去了想象的空间,谁都明白要面对自己,要抓住今天,要活着,就得去挣钱!
孔子讲礼节和君子小人,市场和权力场只讲强者和弱者。若孔夫子消逝了,高贵和卑贱的区别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抹平,但是社会上强者和弱者的差异却是如此明显。有的人,看透了这一点,愿意放下精神高贵,让整个社会弥散着痞子意识。王朔虽是痞子,还算痞得真诚。那些痞得虚伪,嘴上还念着满嘴道德仁义的人,那才令人发指。
书本上总教导我们,一个读书人的天然使命就是承担天下,入世作一番事业,先天下之忧而忧。若让他不承担,不忧,做人都没有感觉,空空洞洞的,总觉得少了点活着的情怀。
可忧了这么多年,回过头一看,真是白忧了。我们说了什么,写了什么,做了什么,等于没说,没写,没做。世界它该怎么样还怎么样,绝不会因为谁而走另一条路。时间之中有一种力量比人的意志更加强大,那是天数,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可它制约着一切,而非人的力量可改变。
那些知识分子们呀,在精神上再坚挺,也不能创造一套价值来对抗潮流,而只能像浮萍一样被裹挟着,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