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深度思考懒癌患者吗

近日,郭敬明性侵男作家的消息刷爆了微博,舆论不可避免两极分化。暂不论这则消息是否属实,大家关心的焦点渐渐从事件本身转到了对郭的人身攻击。大量不堪入耳的段子充斥了网络,似乎沉寂了一阵儿的微博顿时又无比兴奋了起来,终于又有话题可供消遣了。过几千万的点击量和评论让媒体无比激动,还管什么真相不真相。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习惯于从早上一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手机,晚上睡觉前最后一件事仍是看下是否有最新消息更新。

下班一回到家多半是葛优瘫的姿势,手里拽着遥电视控器,漫无目的地换台,看一会儿娱乐八卦或喜剧类综艺节目,或者干脆盯着手机反复地翻朋友圈,刷微博,只因不用动脑子,这些混乱零碎的信息刺激着与身体同样疲惫的神经。

据调查,67%~80%的手机用户会时不时地检查有无新的信息、提醒或电话,哪怕他们根本没有注意到手机的铃声或震动。

人们习惯于不断地切换网页,浏览网页信息的停留时间不到2分钟,大多数在2秒钟左右,可想而知,这种网络时代的碎片化阅读习惯留给我们思考的时间能有多久?

到了周末,宁可一整天躺在床上刷手机,看肥皂剧,饿了叫外卖,也不愿意去参加户外运动或去健身房挥洒汗水,就连和朋友聚会都要花好长时间来说服自己。

因为信息更新太快了,往往来不及消化就又被新的信息席卷,不知不觉我们丧失了专注和停下来的能力。

人懒惰起来比坚持要容易得多,动脑思考受累的事多数不愿意做。甚至大多数人为了逃避思考,愿意去做任何事。能躺着就不坐着,能坐着就不站着。

媒体,娱乐,肥皂剧,IP剧等,如此众多的选择可以让我们完全让大脑停止思考。就连屏气凝神个把小时都成了奢侈的事情。不知不觉中,我们把思考的主动权交给了别人,任由媒体代我们发声,引导我们的品味和评论。

这进一步造成个人感觉阙值越来越高,越来越难以唤起情绪感受,于是我们只好不断去追求更刺激的信息来启动感官。

有人曾经形容这个时代:“以往我习惯于在文字的海洋中做一名深潜的泳者,如今却只是一个水上摩托车手,不停在表面呼啸而过。”

其后果是,如果懒于思考,任由杂七杂八的概念充斥大脑,思维就会变得十分混乱。焦虑,浮躁是确这个时代的通病,其根源就是越来越少的深度思考。

因为深度思考并不是一个愉悦的过程,很多时候是痛苦的,要付出极大的专注力和个人能量。

不会思考的代价是我们沦落为二流的工具,即使每天看起来忙忙碌碌,感觉似乎很充实,然而永远只能停步于此,不能更进一步。

人固然需要日常的劳动来填补思考的空缺,然而只有当我们愿意去自律,努力用多维度的方式分析问题,具体剖析问题的真相,尽可能多一点的深度思考时才会将自己从琐碎的生活中解放出来,坚持本我,不忘初心。

深度思考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现在已经不想想象读完大学以后要干什么。 原先畅想的都是工作会赚到钱,然后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但是工作又岂会比读大学容...
    fari阅读 2,795评论 0 0
  • 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为了保持一个清醒的大脑和一段清晰的思路,我一个人在电脑面前怔怔的坐了很久。 有时候,真感觉...
    莫小登阅读 3,980评论 0 1
  • 对不起 请原谅 谢谢你 我爱你 ^_^给自己的打卡做个记录… 活到老学到老,虽然学得杂了点儿,但是都不想放弃,就当...
    卖眼镜的画画熊Rx阅读 1,755评论 3 2
  • 马森哄着我平静了情绪,我掏出电话打给不同班的好友玲,简单说了情况,麻烦她收拾出她空闲的下铺,能让我住下。 吸口气回...
    seven王王阅读 2,256评论 0 1
  • 前几天在书城看到一本书叫《姐姐的麻辣忠告2》,认真品读起来,觉得里面的观点和自已某些观点很契合,很喜欢。 一、结婚...
    一只微笑的羊阅读 3,18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