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造一座自己的知识大厦?这是一个问题。从“冬吴相对论”开始,我用主题阅读的方式寻得门径,不期然深入到自我迭代的知识腹地。
学习,不仅是读的世界,也是听的旅程。听书,是一种便捷的浏览扫描,用最快的速度抓住一本书的要旨。
啃下一本书,攻就是下一个知识的堡垒,打下一个领域的据点。一个据点到一个据点,不断拓展扩大,连接成线,建成一座立体、开放、系统的知识大厦。
不同的学科领域都有几个最重要的关键点,也即经典。这些经典著作是无法绕过去的据点,必须攻克,才能在这一领域打下一个桩子,最终夯实知识地基。
我的第一个据点是认识自己。从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开始,自心智模式延展到禅学的心性习气,我认识到在感觉、情绪、记忆、思维、想象上盘踞多年的认知局限。
看到局限,是对自己最清醒的认识。因为,认识你自己,心怀好奇地探索未知,是人一辈子的功课。
认识自身的局限,就拿到了一把开启学习大门的钥匙。要意识到我们与世界、社会、他人和自己的关系,在知与行的路上,寻找人生的意义。
首先是自我管理的重要功课,包括对时间、精力和人生的管理。它的终极目标是生命管理,即如何度过有趣有意的一生。
人的价值,在向外探求。人的意义却是内在赋予。外在就需要我们对他人、社会及世界的贡献。所谓贡献,就是一种正向的成效和付出。
如何体现自己的成就和价值?要有益他人和社会。我们就需要学一系列管理和领导力的知识,穿透纷纭复杂的世俗庸常,窥探经济、企业、社会、政府的运行本质,把握规律,解决问题。
一旦建立了自己的知识大厦,知识会在连接中自由生长,洞察本质,不断圆融具足。
升级认知,提供一种思维的背景,预测未来趋势,全然投入,在未来生长出更大的时间复利。
从达尔文《进化论》到《自私的基因》,从《自下而上》到《爆裂》和《原则》,在信息革命的时代窥见未来30年涌现的自下而上的演变,这就是一个时代的大势。
形势比人强。这里所说的就是巨大的世界潮流和趋势,是自然演化的。要看透这种全局性的规律和演变的未来方向。
只有把握了大势,才能在行业和个人职业里面获得那种看起来广为人知、不足为奇的机会。
我们说,一切未来都是当下,或者未来已来,就是在洞察大势后始终做你确定下来最重要的事,并做到底。如此,我们就能在灯火阑珊处且听风吟。
知识,是一种被综合整理、动态管理的信息系统,是与人的认知血肉相连的架构,本身并不具有价值,正确使用知识才有价值。
用知识指导、改善和提升现实生活的福祉,那才是知识的赋能力量和根本意义。
在“得到”我开启了几个主题的系统阅读,采用对比、交叉、联结的阅读方式,快速拓展知识边界,让知识的触角延伸到更辽阔的远方。
从洼地出发,越过舒适区,一次次攀上知识的高原,一次次被重击,在头脑的风暴里,实现认知突围,超越局限。
这是一种高品质的知识激荡和思维碰撞,由于太过密集、浓烈和厚重而让人眩晕,犹如从青藏高原突然降落到四川盆地,头脑会出现短暂的醉氧。
思想的体操,是精神生产的持久愉悦,而不是物质消费的短暂享乐。
所以,选准一个开阖大气的平台,跟随这个无常世界的燃灯者,把重要的知识点和个人经历连接起来,不断迭代,使自己成为一个终生学习者和自我进化者。
在建造知识大厦的过程中,找准现实问题,输出写作,塑造自己表情独特的面庞和精神气质。于是,选定“简书”,在互联网时代做一个为己为人的自学者。此所谓,再造通天塔。
就像柳比歇夫在《奇特的一生》里面所做的那样,要对自己的生命适时审计和全面清理,一次只做一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底。
所以阅读也好,学习也罢,最终所指向的在提升认知中指导实践,成为时间的朋友,在和平共处中沉淀和净化。
把有限的生命花费在有趣有味的事情上,就是一个自我迭代者的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
“蠕虫那么长,人生那么短”。于我而言,认知突围是一次勇猛精进的个人壮举。
因为,阅读与行走,与其说是书海的放逐,毋宁说是尘世的朝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