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一到下雨天,总能够想到很多记忆里的味道。
今天,昆明有雨。今天,刀刀有念想。
记忆中,家里的餐桌上,会时不时的出现一道菜——干腌菜煮凉粉。干腌菜,一定要用傣族奶奶做的,凉粉,也是要买大院门口傣族大妈手工做的。
其实,干腌菜煮凉粉,算是德宏菜里工序比较简单的一道菜。
首先,要准备好凉粉、干腌菜和一些辅料,包括小米辣、蒜瓣、大叶芫荽、姜块。
接着,将碗状的凉粉,切成大小差不多的方块,这个还是要点功夫的,一不小心凉粉就要切碎。
然后,就到关键步骤了。往锅里放油,烧热,将干腌菜、小米辣、拍碎的蒜瓣和姜块放进锅里,煎热爆香。接着倒入水,水不需要太多,估摸着能没(mò)过凉粉就行。待水一沸腾,就把凉粉、大叶芫荽放进去煮,不一会儿,沸腾的热水就将干腌菜和芫荽的香气氤氲开来,在扑鼻的香气中,还弥散着凉粉独特的石膏香味。
最后,加入盐和一点点的酱油调味、提鲜后,就可以盛出来了。
冒着热气的煮凉粉被端上桌,往往都被当做餐前汤,喝的一干二净,汤里的凉粉,因为饱吸汤汁,也成了大家争相品尝的稀罕物。傣族大妈手工做的凉粉,本身Q弹,但是,在Q弹软糯之余,遇上汤汁又多了一些厚重的味道,那味道里既带有一丝石膏的清凉,又带有干腌菜留下的酸爽,口齿留香,皆是芫荽和姜蒜碰撞的妙趣。
如果下雨的时候,煮上那么一碗凉粉,暖和、酸爽,岂不是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