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忘记的老师们

现在回想起来,能在九十年代末期进入大学校园,是幸运的。那会儿老师们专业及师德水平都是过硬的。

1#先是辅导员田昭刚老师,思政专业,那会儿他上大三,丹东人,他常说他家对面就是朝鲜。有东北人的豪爽和耿直。

对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为了“活跃班级气氛”,在8舍对面的男生宿舍楼楼顶举行舞会,他鼓动着男生主动去请女生,结果男生们没一个响应的,木呆呆地站成一排树,女生们叽叽喳喳地站对面,中间貌似隔着一条银河。

他急得抓耳挠腮的,淌过“银河”来做女生的思想工作,要女生们主动去请男生,女生们一片哗然,一哄而散。现在想来,这完全符合大三直男的脑回路,简单直接。

2#《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老师张晓红,清廋修长,爱穿裙子,第一次知道气质典雅可以与容貌无关。这么无趣的一门课,她讲起来居然豪不枯燥。

她上课是简洁而有条理的。具体内容记不太清楚了,方法论、博弈、演绎与归纳等等早就还给她了。她和我们谈起她留学德国的经历,房东家养了一只鹦鹉,资本主义国家大腹便便满面红光的都是穷人。

3#《商业心理学》鄢洪平老师,个头不高,五官深邃立体,甚至于同学们私下议论他是不是有新疆人基因。说话带点汉腔,爱背一个黄挎包,衣着朴素。

他上课很幽默,谈到商品定价策略,他说定的价格比价值要高个20%,因为消费者会在心里给价格打个折,折后基本就是价值了。如果过于保守,价格和价值一样,消费者心里折后就低于价值了。这算是刷新了我的认知了。

4#《英语》刘青老师,个子小小的,皮肤白皙,喜欢笑,说话声音温柔。在电教室里,给我们放东京爱情故事的插曲,教我们用英语唱《友谊地久天长》。快毕业了,叮嘱我们英语不要丢,丢了捡起来就难了。可惜毕业后,工作忙加上没那个环境,英语早就丢了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九章 作 弊 文:青河 前几天发现了一件闹心的事情,纠结甚久,由此才想到了这个主题,至于何事,容我徐徐道来。 谈...
    QH青河阅读 794评论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