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光一记

扶光

是负一层的守望,

是钢筋水泥中的向往。

图自网络

谈到独立书店,确实有很多话想说。在这一学期的研学活动里,领略了它们不同的色彩。

方所与言几又同样位于高档商场内,有着孤傲的气质。两者又有些许不相同,言几又较方所更加包容年轻的生长,方所较言几又更多了一丝沉稳与锐利,以及对于高端的深刻见解。

如果说西西弗是地表广布支流的溪,那么扶光的意蕴便接近深处溶洞的水。

乘坐手扶梯缓缓下降的过程,或许是对读者即将沉淀心灵的有效暗示。抛开一层的商品交易,似乎来到负一层可以恣意地摆脱消费者的角色,融入到扶光之中。

接受水泥地面与钢筋装饰网的粗糙感,配以暖黄色的灯光。它不用像别家光洁无瑕、一切如新,也不用拥挤在一隅、制造饱满的繁华。仅仅是门口的布局设计,又给予读者一个全新感受,像在说:“在这里,可以无需粉饰自己,保持本真状态就好。”


图自网络


左右,两种不同的选择。文具和书籍的主流分区,自然而明确地将来人引导至自己的世界。

诸如辉柏嘉、晨光等品牌的专柜品类齐全,为一众文具爱好者提供了亲手尝试的珍贵机会,一饱眼福。

图自网络


同时,文具区并不只有文具。

少年儿童阅读区以及与学生相关的各项用品皆汇于此。少见地,在独立书店中,这里有教辅资料售卖。更有体育用品、办公用品等,确实令我眼前一亮。

区别于充满活力的文具区,以书墙为主的阅读区更显得沉稳。若非场地足够宽阔,那样排山倒海的压迫气势,或许又会创造出“不食人间烟火”的疏离气氛。在木质书架上,不同分类方式交错的书籍排列;其间,又错落分布着许多可供歇息的木质家具,或流畅或锋利的线条,同样勾勒出对读者默默的关怀。定期举办的中小型展览刺激着人们因书籍而疲惫的视觉神经,衍生活动十分丰富。咖啡屋、生活馆,以及侧门的花店,又勾起读者们“家的念想”。


图自网络



(后记:《知日》刊物中所介绍的茑屋书店的模式,同样让我们发现扶光似乎缺少专业的导购人员来拉动消费,缺少将顾客与产品连接在一起的“导线”;店员喜爱店内轻松自在的氛围,满足情感需求的同时,却未能使个人对店的效用最大化。整体感受超出预期,但又有小小的进步空间。祝好!)

图自网络

再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到机关幼儿园实习已经快一个月了。今天跟往常一样,我迈着欢快的步子走进活动室。只见崔老师走过来说:“小梁,你实习快一...
    舍得LL阅读 2,801评论 0 1
  • 我烦死你了。 别看我就是说你呢 就是现在正在看我这个简述的人 我说的就是你 我没有主动联系你都不会主动联系我 谁不...
    小快乐_ZJQ阅读 1,449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