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曾经是我最喜欢的现代诗人,比郭沫若、何其芳都要喜欢一点,甚至比戴望舒、徐志摩还要喜欢一点。这“一点”也许很少也许很大,这要看具体的诗作来定。
我喜欢艾青的诗大气而有劲道,更喜欢艾青的诗有画美感和空间感,同时也喜欢他的一些诗所蕴含的冷幽默。例如下面这首诗:
《希望》
梦的朋友
幻想的姊妹
原是自己的影子
却老走在你前面
像光一样无形
像风一样不安定
她和你之间
始终有距离
像窗外的飞鸟
像天上的流云
像河边的蝴蝶
既狡猾而美丽
你上去,她就飞
你不理她,她撵你
她永远陪伴你
一直到你终止呼吸
写“希望”的人很多,但能象艾青那样把希望写得如此活泼又如此厚重的诗人不多。艾青用一连串的或暗或明的比喻及拟人手法,凸显了希望的活泼调皮、灵动可爱。比喻那么的恰切,令人向往;拟人那么的精到,让人不舍。光、风、鸟、云、蝶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和变幻不定的光影色彩。它就像客厅上挂着的一幅动态的油画,粗犷而不失精致,厚重而不失轻盈。因此,我本科的毕业论文选定的就是是“艾青诗歌的画美感”,导师是蒋海涛,当时蒋导只是讲师,我选他不是因为他学问有多高深,而是因为他是蒋海澄的弟弟。
蒋海澄是艾青的号,艾青本名蒋正涵,艾青的得名据说源于他对蒋介石的憎恨——艾青曾坐过国民党的大牢——因此在蒋字上打个叉,就成了艾,而金华方音艾青同于海澄。虽然这种说法有艾青自叙为证,但我始终有些怀疑。艾青虽可称革命诗人,战斗诗人,他憎恨蒋介石也不至于拿自己的姓氏作文章。也有的说他父母对他不好,所以他讨厌自己的姓氏,这个同样不靠谱,艾青作为一个有担当的大诗人,不会因自己父母的偏心而实施姓氏打叉报复。现代作家喜取笔名,鲁迅多达二十余,艾青也有几个,例如莪加、克阿、林壁等,但常用的只有艾青一名。
我认为“艾青”为蒋海澄自拟的谦名。艾者,艾草或艾蒿也,金华山里乡下常见的草本植物,卑微而高贵,其叶子有香气,可入药,内服可做止血剂,又供灸法上用。其实用价值可与灵芝媲美。青者绿也,显示艾草之稚嫩。这个笔名充分体现艾青的贫民思想。这就不难分析艾青为何认一个最下层的劳动妇女为妈妈,而对自己的富贵家庭却显得隔膜冷淡。也不难理解艾青为何用紫色来形容大堰河的灵魂。“紫色”一词的运用,充分体现艾青高超的语言艺术,特别是对色彩词的把握;也反映了他对低层人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与对他们善良纯朴的高贵品格的真诚点赞。
高校毕业后我进省重点中学执教语文。教材中有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还有练习中的一首附诗《我爱这土地》。短短十余行诗,起承转合一点不含糊。气势磅礴,动人心魄。但除了这两首诗,我与艾青再无交集。前两年,原国培学员也是后来师大的常客寇永升老师,告诉我去过“艾青故里”,并结识了一位管理员,可以免20元的门票,以后我想去他可以带我去。暑期的浙师尖峰论坛他带了十余位弟子前往,收获颇丰。这令我颇为尴尬,一个曾经的艾青研究者,而且是艾青的老乡,居然没去过艾青故里,以致于苏州的名师宣称要带我去。我岂不成了艾青的伪同乡或者伪艾青研究者。
因此,当国培学员希望更深切地了解金华文化特别是与语文教材中某文本联结的文化,我便绞尽脑汁,安排一个致敬诗人的活动。正好原定19日上午讲座的杨邦俊来电说担任特级评委来不了,为此我找到了热心金华文化也喜欢诗词创作的金华出版界小名人方金芳,通过他与艾青故里的诗词协会会长蒋老师联系上,准备19号上午安排我们的学员前往参观。但秋游开始,整个金华找不到车,故重新调整课程,提前到17日下午。
在方、蒋两位金华文化名人带领下,学员们兴致盎然地参观了畈田蒋村的艾青故里。精致的蒋氏宗祠、夹道的艾青诗牌、栩栩如生的艾青铜像、简朴的大堰河坟……无不给国培学员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提议临时分配任务,各小组合作完成《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朗诵任务,以此致敬伟大诗人艾青。各小组积极行动起来,寻找合适的背景,分配朗诵角色,简单试诵,不到半个小时各小组朗诵开始。虽说准备仓促,但名师们的功底在,居然配合得十分默契,简直堪称完美。令方、蒋二位老师称赞不绝,鼓掌褒扬。
本来准备再去拜访宋濂故居,可惜四米高的大巴车过不了3.5米高的铁路桥,只能作罢。于是改道之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山下头村,宋濂曾在这里开私学,贯穿全村的潜溪,正是宋濂的号。由此,大家知道教材中说宋濂是浦江人,一说义乌人,都是错误的。这里也是沈约后裔的居住地,沈约是南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其提出的“四声八病”之说对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贡献很大。如今宋家祠堂还完整地保留着。
学员们由衷感叹金华历史文化名人之丰富,明白了这片土地上为何能诞生艾青这样伟大的诗人,由此也得出了教育传承与创新之关系。学员回酒店后,即兴写出了多篇致敬伟大诗人的作品,例如岳阳市一中陈列老师在诗中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