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小规模猪场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农业产业中的主导产业,给广大养殖户带来了经济效益。但是猪场粪污问题也为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由于粪污处理设施配备不全,粪污排放不合理等问题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所以,解决中小规模猪场粪污问题迫在眉睫。
law
1适养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畜禽养殖场,须经县环保部门环评审批,才能实行。
2畜禽养殖实行养殖规模上限控制,开展生态养殖模式,实现污染达标排放或零排放。
---“三区规划”
坚持贯彻最严谨的标准要求,以无机污染物,真菌毒素为重点,全面规定了各类有毒有害污染物在饲料原料,饲料产品中的限量值,从源头保障动物质量。
---《饲料卫生标准》
治理措施
管理性
1.大力推进禁养区畜禽规模养殖场的退出,维护水环境生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2.对限养区实行养殖规模上限控制,而且要依法进一步完善粪污处理设施,全部达到污染减排要求;
3适养区养猪场的整体设计应该综合考虑,鼓励扶持发展生态高效养殖。新建规模化养殖场应与环境保护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技术性
科学规划
恰当选址,要符合动物防疫要求,也要遵循保护环境的原则。这就要求猪场应该距离居民区以及学校、公路1km以上;同时规模化养猪场还应该与屠宰场、肉品加工厂、采矿场、造纸厂、化工厂等场点保持距离,一般要求3km以上。
生产工艺
改进生产工艺,实行粪水分流
中小型养猪场的清粪方法可以选用地面清粪,这样不仅能够减轻固体、液体分离负荷,还能够降低污水的浓度。养殖场还可以在周边的田地里面建设储粪池和氧化塘等设施,用于储藏发酵粪便,然后直接用于田间施肥,不仅能够降低污染,还能为农田节约肥料成本;其次有条件的猪场可配备固液分离机和粪水运输车,将粪水固液分离,粪肥脱水后加工成有机肥,实现小范围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
开发技术
多措并举,开发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
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启动种养循环一体化整县推进综合治理模式,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单体养殖场内部小循环、养殖小区中循环、县域范围内的大循环,三种模式相互补充、协同推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关键要靠科技支撑,这需要国家紧紧围绕“产、学、研、推”制定一系列措施,破解技术难题,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
随着畜禽污染的日益严重,畜禽绿色产业逐渐兴起发展,许多立足于高新技术的农业绿色科技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都康贝奥公司就是其中之一,秉承“健康,共赢,拼搏”的发展理念,依托产品和技术优势打造高品质饲料产品,助力绿色生态事业发展,为保护资源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开发使用环保型日粮,实行饲料营养调控
在饲料方面进行一定的控制,能够降低猪场粪污对环境的污染。相关研究表明,降低氮磷污染的最好方法就是使其排出量减少,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另外,利用氨基酸等新技术配制理想蛋白质日粮,可降低饲料粗蛋白质含量。
畜禽污染处理非一日之功,用一种绿色环保的行动换一个健康光明的未来!
编辑/郑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