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习凤
我们经常在不如意的时候感慨: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啊!
言下之意修行就代表不容易,是苦行僧,就是来受苦的,拿这句话来填饱自己难过的肚子。
算是自我安慰或者是自我开脱。
本来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每每当自己遭遇委屈的时候,就在想,这是修行,这是历练,这是我上辈子欠下的债。呵呵,这种解释如止痛片,当时是没事了,可问题根上没有解决。
读了美国作者比尔波特的《禅的行囊》后,禅的面纱揭开了,“人生是场修行”也不再是碗鸡汤!
真实的感受是我很震撼,也很感慨,这本书是由一位美国人写出来的,明明他的朝圣之旅是在中国,他朝圣的人除了达摩,其他的都是中国的禅宗传人。
对于弘法,他虽然不及高僧大德,但能够沿着禅的传承轨迹,寻遍禅的道场,并翻译成外文传到美国等其他国家,这也是不小的功德。
我们又做了什么?
也许很多人会讲,我们又不是佛教徒,干嘛去关心这样的事。听起来挺有道理,但看完这本书,可以从中感悟到的人生哲理却是其他道理无法替代的。
所思所想所说所做依从自己的内心,就是修禅!
禅修不是我们想象的或者偶尔看到的某种意识形态,也不是某种苦行的方法,也不是神秘神奇的力量,它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遵从内心,内外一致的生活方式。
它就是茶余饭后、它就是家长里短,直指人心,就能见性成佛。
而这个修行的关键就在于觉察自己的内心,并遵从真实内心的意愿去做。当我们真的遵从自己内心去做的时候,就有了力量,人生就有了意义。
而我们大部分人是不知道自己真实内心的,这就是为什么忙碌一天后,夜深人静时,自己感到茫然、无助,如大海里的一叶浮萍,无依无靠。
我是个人品牌顾问,真正的个人品牌要有价值,这个价值就是源自真实内心,就是真我价值。
很多人讲个人品牌,但基本上都是“术”的部分,也就是方法论,可不论你学了多少种方法,如果你不能明白自己的真我价值,这样的个人品牌也无法走的长久,因为缺乏内在驱动力。
在此分享下生命与禅的五大心法,有了这五大心法,生活工作中的修行就变得实实际际,有章可循。
心法一:体验我的感受;
也可以叫觉察我的感受,每个当下能否感受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能否感受到大脑思维的某些判断,能够觉察到自己情绪的变化,等等。
心法二:沟通我的感受,从而让他人知道;
很多时候都期望别人是我们肚子里的蛔虫,自己不说,他人也能洞悉。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他有特异功能,能够读心。
所以,我们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别人知道,这样才能有效的沟通,达成你想要的目标。
心法三:愿意为所有的事情负责任;
这条就真的是修行了,因为很难啊,我们习惯性推卸责任,怎么才能主动去负责任呢?这就是觉悟和智慧,我才是一切的根源,所以责任一定是有的,不论大小,如果能主动去为这些负责任,局面就会扭转,关系也会顺畅。
心法四:接受我所拥有的;
不论是家庭、自己的相貌、性格,还是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等等,只要是自己现在拥有的,就要去接受。因为所有事情都是因果的聚合,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接受就好。
这条貌似很难,其实,调整一些自己的开关,也很容易做到。
心法五:按我的原则和立场去生活。
这条就是活出真我。只要是追随自己内心的,不要为了环境或者干扰而去改变,尤其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和评判里。
我们有多少人,活在别人的眼光和语言里,整天担心的就是别人怎样看,怎么说。其实这些都是干扰自己活出真我的因素,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一定可以活出自己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