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静待花开
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圣诞、新年接踵而至,很多“一年一度”的活动就此开启,比如说年会,比如说交停车费……
周末带着儿子去物业交费,遇到路上有一摊水结了冰,很薄,已经被过往的车辆压得支离破碎。为了图省事,我就拉着儿子直接踩了过去,可回头一看,儿子却停在了原地:
“妈妈,我不敢。”
“没事,就是点冰嘛。你看妈妈都走过来了。”
“我不敢……”
看着儿子真心害怕的样子,我把刚到嘴边的“你个小男孩,怎么这么胆小”咽了回去。从小被6个家长捧在手心里的孩子,面对未知,恐怕也只能如此了。
交完费刚到家,儿子衣服还没脱,就催着我说:
“妈妈,我想听故事!”
“想听什么?”
“甲壳虫男孩,行吗?”
“欧,这么爱听这本呀。你为什么喜欢呢?”
“我想知道达库斯最后找没找到爸爸,他爸爸到底干什么去了?”
(正好,趁此机会普及下冒险的知识)
“那你告诉妈妈,如果你是达库斯,会想尽办法去发现真相,救出爸爸吗?”
“当然会!”小朋友一脸得意。
“遇上坏人也不怕吗?”
“我不怕!嘿哈!嘿嘿哈!我把他们全都打趴下!”
儿子一边说着,一边开始在屋里练起了拳脚。
……
“只要我们有勇气和决心,没有人能够战胜我们!”达库斯笑着说。
找到父亲的雀斑男孩,用这样的一句话结束了全书。在经历了家庭变故,同学排挤,寄人篱下的境遇之后,达库斯交到了真正的朋友,与昆虫作伴,最终战胜了邪恶,从一个孤僻怪异的学生成长为一个勇敢的少年。
这个故事让儿子听得如痴如醉,却在现实中,因为一小块冰而裹足不前。
在孩子的教育之路上,我们到底YY了多少真相?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安静听话的孩子都是好孩子,不论男女。即使退一步说,出于安全的考虑,家长们也都会想尽办法约束孩子们的任何“大胆”行为。当然,我这里没有说鼓励大家放任孩子们为所欲为,但是合理的“冒险”引导,在他们有且只有一次的童年里,是不可或缺的。
为什么?
因为,只有这样的教育,才可能教会孩子一个词,叫“行为边界”。
我们在《和爱因斯坦学哲学》里面讲过,真正的智者,往往能“正确地定义自己能力的边界”。都说从娃娃抓起,那么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们来说,在采取行动之前,能够明确行为边界,正确管理行为风险,就十分重要了。
还说我让儿子踩冰这件事,也许有人会说:不能鼓励他去踩。万一下次遇上的是湖泊河流,冰面不结实,不就出危险了?最稳妥的方式就是告诉孩子:只要是冰就躲开,肯定没危险!
真的是这样吗?
谁能保证他一辈子永远碰不到“不得不走”的冰?那么,面对从小被“明令禁止”的行为,孩子又要如何面对呢?
因此,不妨在还能陪伴孩子的时候,将事情的风险和边界交于孩子。什么情况下可以做,而哪些信号又代表着危险。让孩子自己做出是否行动的判断,养成明确行为边界的习惯。在今后的人生路上,自然就能“知深知浅”地去尝试冒险了。
当他们看到自己身体展现出的勇气,也就会尝试着去学习道德勇气与政治勇气,从而拥有独立的思想和人生的智慧。
哪些冒险是必须的?
儿童早期教育专家Ellen Sandseter在一篇著作中说道:“孩子有尝试危险和刺激的天然心理需要。在非常的冒险性刺激中,孩子们起初是被吓坏了,但随后就能够克服这样的恐惧。”
尤其男孩们天生好动、爱冒险,只有依靠运动和攀爬,才能使其体内的睾丸素燃烧。过分压抑只会带来相反的结果,让家长们得不偿失。
因此,Sandseter教授建议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以下七大类冒险游戏:
探索高度,得到“鸟儿的视角”;
拿危险的玩具,虽然看上去孩子很难掌控,但他们需要学着去掌控;
接近危险的地方,锻炼孩子对环境危险的敏锐度;
摔跤、玩乐性打斗,让孩子学会处理攻击和合作;
速度,骑车或滑冰;
迷路和寻找方向,激发探索未知的领域的冲动;
一个人独处。
你会带着孩子逐一去尝试这些体验吗?
陪伴他们明确勇敢与鲁莽的边界,从而将人生有力地掌控在自己的手里。
如果你家宝宝在看《丛林大冒险》《绿野仙踪》《甲壳虫男孩》……这些冒险故事的时候,表现得异常兴奋且勇敢。那么,不妨在真实世界中,陪伴他们一起去发现“做事的边界”,从而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有能力去应对身体或情绪上,突如其来的危险与挑战。
今日互动
如果你家宝宝每次都不敢座手扶电梯,要求抱抱。你会怎么做?
—END—
静待花开
天津首位拆书家
得到签约作者
《中国家庭报》专栏作者
你的成长,有我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