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女孩儿的青春故事》33 章

1987年初冬,广州火车站人潮涌动。红星紧跟着红叶走出车站,霓虹灯映在她好奇的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看那边!"邱红叶指向站外一溜服装摊位,"全是牛仔裤批发。"

红星顺着望去,只见各色牛仔裤像彩旗般悬挂。

接下来的三天,红叶带着红星在转了几个批发服装市场。晚上在红叶工厂宿舍里,就着昏黄的灯光,在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价格和款式。

第一次进货那天,红星的手心全是汗。她精心挑选了一百条牛仔裤,各种尺码搭配得当。整个包裹捆得结实,扛着包裹胯个小包,手里篡着车票,挤上了火车。

回到豫南市已是深夜。红星在车站附近找了间五毛钱一晚的大通铺,把货紧紧搂在怀里睡去。天蒙蒙亮,她就拖着大包裹来到市中心的天桥下摆摊。

"正宗广州牛仔裤!"她的吆喝声起初发颤,渐渐变得清脆响亮。几个烫着波浪头的姑娘围过来,摸着裤子上的铜纽扣议论纷纷。

"能试穿吗?"一个涂着口红的女孩问。

“可以”红星爽快的答到。

"我要这条!"

"给我拿条28码的!"

不到两小时,已卖出二十多条裤子。红星正数着皱巴巴的钞票,突然人群骚动。

"城管来了!"旁边卖袜子的老太太慌忙收摊。

红星手忙脚乱地打包,还是被逮个正着。高个子城管没收了她三条裤子:"明天去队里交罚款领。"


第二天,红星学乖了。她花十块钱租了辆二手三轮,改成流动摊位,专挑工厂下班时间出现在厂区门口。她还用红墨水在硬纸板上写下"免费修改裤脚",借来房东太太的缝纫机现学现卖。这个贴心服务让她的生意远超其他摊贩。

冬去春来,树叶发芽又变绿,渐渐舒展出浓密的绿荫,像一把把撑开的巨大绿伞。红星口袋里的钱,也如同这初夏的生机,一点点地丰盈见长。她乐此不疲的忙碌在广州与豫南之间。

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何红娟此刻在县砖瓦厂也是干得热火朝天的。

制砖机的𠾐𠾐声,工人们的说笑声,工具的碰撞声,推土机忽远忽近的嗡鸣声,交织成一派朝气蓬勃的劳动景象。

带班的工长老黄,朝晒得脸颊通红的红娟挥挥手:“去!提桶井水来给大家伙解解渴!”

老黄使了个眼色,示意让她趁机下去歇口气。

红娟抹了把额头的汗,小跑到食堂借了个小铁桶,到旁边那口深井旁,熟练地解开辘轳上盘着的粗麻绳,将桶梁牢牢拴好,把水桶缓缓放进几米水井里。

就在她摇着辘轳,刚把盛着半桶清凉井水的桶提离水面时,突然一声闷响传来,红娟抬头一看,兄见她刚离开的制坯车间的简易工棚轰然倒塌,扬起的灰尘弥漫到上空灰蒙蒙一片。红娟放下水桶飞奔了过去。

现场一片混乱。棚里干活的几个小姑娘都受了伤。一个个脸上带着惊魂未定的表情。操作切坯台的小云伤势严重,一只脚的骨头轧断了,动弹不得,裤脚上染着鲜血。

一个候在砖𠂆等拉砖跑活的师傅,自发开着四轮车赶到现场,人们相拥着把小云抬上四轮,工长领着几个工人跳上车,红娟也紧跟着跳上去。四轮飞快跑向镇卫生院,由于医院设备有限,医生把小云的伤口进行简单消毒包扎后,立即转往豫南市医院。

老黄派红娟随小云一起到豫南市医院去陪护她。

汽车一路颠簸冲进了豫南市区。在经过市中心最繁华的商业区时,红娟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胸前挂个钱兜,手里捏一把零钱,正热情地向围拢的顾客讲解售卖牛仔裤。

那张脸,熟悉又带着几分陌生的神采.。

“红……红星!”红娟脸贴着车窗惊讶的叫了一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