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人长得真的不算好看,可是受欢迎程度超过班草。
他是我同桌,他姓叶。
那时,老太太倒了扶是不扶还被热烈地讨论。语文老师专门拿了一节课,就说这个。正是一腔热血的时候,我慷慨陈词义无反顾。叶同学轻轻回我一句,有些人,扶了,就是拿背后的一整个家庭作赌注。
班主任问我们各自的梦想,矫情如我,是不肯说实话的。印象中瞎编了一句,要上武当山修炼?叶同学的答案是:混吃等死。
我们也会凑在一起评论其他人,分享着来自男生群体和女生群体的思维差异,比如C。根据叶同学的说法,男生的一致评价是,骚。此字一出,我可以说是勃然大怒。替C不平也气班上的男生们居然如此低俗下三滥。叶同学劝解到,每个人对于一个看似相同的概念会有不同的理解。
时至今日,我所经历的,我所眼见的,我所耳闻的,无不一遍遍加强着对这句话的理解。一个人,不要听他说什么,要看他怎么做。因为语言带来太多误会,而人又容易习惯性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判断是非。
叶同学失恋了。那段时间据他说是非常难熬的,而我是如此粗线条,完全没发现同桌的异样。他告诉我自己如何在凌晨三点流着泪醒来,盯着天花板发呆到五点,看着天空一点点亮起来,失去了睡眠和相恋多年的女友。
那是我不曾想象过的情节,没有尝试过全身心付出毫无保留地去爱一个人,也没有想到居然会对一个男生的哭泣不带任何批判地理解、同情甚至是心疼。毕竟作为一个女生,我爸对我从小的教育都是流血不流泪。
我是那么地喜欢叶同学,和他侃大山都可以感觉到被人理解的愉悦,他不断地带给我对这个世界新的认知。来自他的微信会让我开心不已,我们彼此畅谈对未来的规划,在不同的城市念书就搜罗当地的美食给他,深夜读完的好书忍不住第二天就给他寄过去······大大小小的喜怒哀乐都想和他分享。
毕业之后,在另一场对话中说起这份感情,被粗暴地定义为男女之情。我否认。
“可你看你自己的那些小心思,单纯的友情怎么可能会有这种心理活动呢?”
应该也是会有的吧,我可以不远千里去看一个人,我也可以辛苦一个月翻译一首诗送人,做这些不能是出于友情吗?年轻的男孩和女孩有着太多无处安放的荷尔蒙,怎么让他们相信这份无爱的喜欢呢?曾经有人跟我说,两个人的恋情起源于一群人的起哄。不知那个人是否知道,也有许多友情在起哄中走到了尽头。
我自认不是一个怯懦的人,如果是爱情,那么就毫不犹豫地表白;可只是喜欢我要怎么办呢,只好不去打扰,避免困扰。没理由让他也受别人的误解,更糟的是,如果他也误解,那么这份喜欢便连个念想都没有了。
人们既不能理解同性之间的爱情,也不能包容异性之间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