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没有读过散文,才拿到《孤独是生命的礼物时》,瞬间被这封面所吸引。第一篇是林清玄的《眼前的轮回》——同事三十几年跑航运的故事,时毫无波澜的人生,“我们的生命犹如陀螺,在小圈子里转着转着,愈转愈慢……”。银行的柜员是二十年前帮他开户的小姐,从“春风依稀十里柔情”到“翠绡香减,一帘幽梦”。《还珠格格》换了“格格”,依旧只是生命的还魂。人生的一个个轮回一艘为名一艘为利……“轮回不是前世,也不是来生,轮回只在眼前”……这是多么扎心的文字!这是深刻的喟叹!于是,不知不觉便循环着读,录了下来……听了一遍又一遍。
我想起昨天听的一位专家讲座《地下水循环》,他说,托特教授五六十年代基于加拿大阿尔法特盆地的研究,提出了盆地地下水循环多级嵌套模式理论,他的一生都在实践和完善这个理论。而他们在中国的内蒙古高原也找了类似的盆地,简直是验证他的理论的极佳地点。他讲得条理清晰,神采飞扬……他们如何从教科书中找到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如何设计方案,实践、改进? 如何发现水循环分界的“驻点”,那个流速为零的原点,以及未来的方向:黄土高原、柴达木盆地……他是准备把后半生都蹉跎在大西北干旱地区了。
我记得14年开会,日本的一个湖泊样品成为展示标本。他们在七八十年代就有几十米的岩芯。他们的严谨细致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比如,其中一个博士生,他的工作就是数沉积层,花了六年时间。他是目前唯一一个做到如此的。会议上一位退休学者,他带着墙报过来。他的一生都跟一根沉积柱打交道,但是还有没有解决的问题。他向各位驻足的观众热心地介绍他的研究成果,并说下一届会议(四年后,2019)他希望能够解决预留的问题,到时候再向我们汇报。
有时候我也在迷茫,到底是在追求怎样的生活?不断地行走,翻山越岭,最终还是回到原点,那是你的原点,那也不是初始的原点,就如地下水循环中的“驻点”,任你流速缓慢还是飞快,任你不断接近界限,终究在“驻点”附近分道扬镳。
我喜欢丰富多彩的生活,我希望读更多书、走更多的路,领略更多的风景……然人生,或许读的书其实是同样的书,走同样的路,看同样的风景……山还是山,山不是山……
读书时每天重复“三点一线”的生活,工作后,依然是每天一线。大多数人其实适应了这样的生活——起床、吃饭、打卡、下班……我曾经努力想要自己的生活变得不一样,其实发现,我的生活大多数时候是在重复昨天的日子。
是的,只是在重复,重复实验、重复写作;于是心慌了。可是又能如何?想起那个三十年写航运新闻的记者,那个一生只将目光放在同一个湖泊的学者;大多数的日子里人类其实是孤独的,绕着一成不变的生活转圈……可是某一个瞬间,或许就是越过障碍的“驻点”,从此拥有另一番天地。就如在一成不变的生活里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所以,其实不用惊慌一成不变的生活消磨了你的意志,只要你一直在专注,一直在思考,一直在行动,又有什么是注定不变的呢?轮回着,生命是一个环,人生确实不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