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学会时间管理》读后感

第一天

把每周要做的事情列一个事件清单,并按优先级重新排序,以每半个小时为间隔,估算每件事需要花费的时间,从每天6点半开始至23点结束(含往来交通时间,及中午休息时间),详细制定时间安排表。

每件事花费时间可富有弹性,计划要有可变性。

确定优先级,将不重要的事情放弃不做。

计划以自我主动为依据,没有强制性安排,以开心为主。

第二天

明确个人价值观,即什么东西对我而言最重要?家庭?工作?个人?金钱?

将事件分类,必做,计划及回顾,放松,杂事。

第三天

任务树

树根-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

确定方法:拿一张纸,写下所有想要的东西,如健康、金钱、幸福的家庭、爱情、事业、旅行……然后逐项划去,最后剩下的就是我最重要的东西。

树干-人生目标。人生目标要与价值观一致,是个人的愿景。

主枝-主要任务。有助于达到人生目标的行动,比如写作、健身等等,要考虑收获的价值,是否有必要投入时间和精力。

树叶-次要任务。实现主要任务的手段,可以适当调整和更改。

第四天

根据个人偏好找到适合自己风格的时间管理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提高效率的习惯-积极主动、全盘考虑、顺序分类、事先计划

所谓自由并不是放纵自己,满足当前的欲望,自由应该是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即做自己最想做的事。为了长久的愿望,为了将来的幸福,我们要能够控制自己当前的欲望。自由的代价从来都是自律,无尽的放纵只会让我们堕入深渊,陷入欲望的沼泽不可自拔。

走出深渊的方法只有不断的学习和进步,强大自身,站在上层之后,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第五天

按第三天学到的任务树图为参考,开始规划,对未来一年甚至十年进行大致的规划,我们需要在这段时间中得到哪些东西?该怎么去完成?有哪些问题?怎么解决?

首先安排固定项目,比如睡觉,工作,陪伴家人或恋爱的时间,每天日常活动,如健身或写作的时间。

根据生物钟安排时间,空余时间比如最适合读书的时间,最适合锻炼的时间等等。

将大目标化成小目标,目标太大会让人喘不过气来,可是试着分化成一个个的小目标,比如成为作家这种大目标就可以细化成每天写点东西,写什么样的东西,该怎么去改进等等。

为每件事设定明确的起止时间,防止事情之间相互干扰,也可以防止自己拖延。

充分利用零碎时间,比如在两件事情的间隙中让自己放松下,复习学过的知识或者做一两节操等等。

留出充分的时间休息和娱乐,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能把自己蹦得太紧,要适度的给自己放松,让自己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留出足够的机动时间,不要把所有的时间都填满,生活总有意外,要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处理这些意外并对计划做适时地调整。

计划始终是计划,总有无法完成的时候,即使没有完成也不用太过自责,人总是要向前看的,出现问题就解决就行,记住自己过去完成的成就,忽略未完成的部分,因为过去无法改变但未来还有机会。我们无法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十全十美,那就尽量做到九美一缺就行。

第六天

记录自己每天时间利用的效率高低,找出最佳效率时间段,并统计整理。

写出计划完成百分数,中断说明,是他人的原因还是自我的原因。

要分清主次,以第二天的个人价值观为参考,确定事件重要程度,合理安排时间,不让自己生活失衡。

平时养成及时整理的习惯,桌面太乱会让人花大量的时间来找东西。

睡眠要充足,充足的睡眠才能保持良好的精力,才能更加高效的处理事件。

时间四象限: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又不重要。

每天早起一小时,一年就可以创造出额外的10个星期,在合理保持自身充足睡眠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每天早起提前10分钟,养成习惯。

第七天

上班族的平均睡觉时间是每晚6小时57分。

善于利用时间的人不会把时间花在需要的事情上,而会花在值得的事情上。

如果你让自己一天做一件事情,你会花一整天去做;如果你让自己一天做两件事情,你也会完成它;如果你让自己一天做12件事,则会完成7-8件事。

人就是要和自己死磕,比你优秀的人都在努力,你有什么资格松懈,想过得更好,那就拼命努力,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

20/80规律:80%的结果来自20%的努力;20%的结果来自80%的努力。

我们能够记住10%的阅读信息,20%的听觉信息,30%的视觉信息,50%的视觉和听觉信息,70%的表达信息,90%的行为信息。

时间很重要,它是我们拥有的最大的价值,要合理的运用每一分每一秒,我们才是时间的主人。

合理安排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不要让时间来推动我们前进,逼迫我们做“该做”的事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