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我看来算是个很神圣的词吧,她包含了很多的情感,我们或许是上学时候的同桌,或许是聚会上的不谋而和,又可能只是旅行路上的偶遇,总之来说,这个人,一定是个能和你先分享开心,再分享不开心的人。
可是,要时时刻刻的“分享”自己吗?
不一定吧。
我之前看过一个叫做《今生第一次》的韩剧,里面女主说:无论是多么亲密的人,都要留给自己空间和界限。
“那些不想让别人知道的秘密,可以不和其他人分享。”
她说,“和谁都保持一定的距离,哪怕是爱人,也要留出彼此舒适的空间。”
比起朋友,爱情,和其他任何人的陪伴,独处才是每个人真正需要的。
【亲密爱人也要留缝隙】
前段时间有个热门的话题:
为什么很多已婚男人下班回家时,都愿意在车坐会再上楼?
“我想静静”
是真的想静静。
知乎上有个回答说道:“在车上我不用精神抖擞,不用在意被人的眼光,不用躲在厕所抽烟,不用面对父母,妻儿和领导,这是属于我的私人空间,可以稍有宁静,得到喘息的时间。”
是啊,独处的时候可以什么都不做,可以只是那么待着,可是当你打开和社会交接的门,你就要提起那口气,时时刻刻保持开心,或者对偶尔的爆发付出很大代价,可是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什么都不需要,只用做自己。
我们都需要自己的空间,即使结婚了也一样。
《人生第一次》中两人的关系我很喜欢。虽说人类是群居动物,但始终是个独立个体。
大多时候,女生比较依赖自己的另一半。结婚后更是这样,把时间和精力全部放在另一半和孩子,家庭身上,长时间下来,不知道自己的怨念从何而来,只是所有人都越来越不开心,当然这件事不是在说女方有错,只是,我们确实应该拥有自己的时间,哪怕只是一点点。
很多时候我们都说成年人怎么怎么样,怎么怎么不容易,要面对多少压力等等,这些朋友不知道么,家人不知道么?都知道的,只不过同样身为成年人的他们,在自己对抗世界的时候就已经很辛苦了。越长大,大家越懂得有些事情是需要自己消化的,所以,给密不透风的生活留个空隙吧,和自己待一会,也挺幸福的。
【独处的时候要做什么?】
有段时间我很喜欢自己去看电影。
说实话我朋友挺多的,在一起玩也非常开心。但是慢慢的,我好像更喜欢一个人去电影院看个电影,而这也绝对不是因为我没有男朋友。
我家门口就有个电影院,在地下,很小,人少。
每次去也不用抢票,有时候晚上我穿着大裤衩就过去了,路上这一两百米,路过我们小城市里最大的酒店,看着时不时的有人酩酊的走出来,所有吵闹全部变成默剧,微风徐徐,路边的叶子带着光圈为我照明,好像知道我想一人待着,也尽量不发出声音。
电影院里不让说话这点真的深得我心,其实从出门那一刻我就不用说话了,电影院里黑黑的,时间也都属于我,幸好,到现在也没挑中过什么烂片,算是给我独处时光的“奖励”。
之前自己出去旅游过一次,地方也真没怎么多去,大部分时间都在睡懒觉,做公交,坐飞机。
还在上学的我找了个礼拜六日南下,一路上都是自己,当地的话说也说不会,听也听不懂,又变成了“无声”的世界,但是那两天时间心安的不行。不管是走在街上还是躺在青旅里,我都不需要想很多,路上的行人更加不会注意到你,很自在。
无论是一个人看电影,旅行,就算是自己在屋里坐着,也是件非常放松的事情,不用可以去找自己要做的事情,怎么舒服怎么来。
【独处从始至终都是一个人的事】
我常常听到“忍受孤独”这样的词,“忍受孤独的人是强大还是脆弱?”、“一个人到底需不需要独处?”……
这种词就像易烊千玺讨厌“回锅肉”一样,哪有什么忍受不忍受孤独,独处不是孤独,只不过是个选择罢了。愿意和别人一起玩就开心的玩,喜欢自己待着,安静的做些事情也没有对错之分。
独处这件事,和冷漠,无情,不合群都没有关系,只是自己在某个时刻,拥有了一个人的一段时光,仅此而已。
在外人看来,这算是孤独,算不那么“正常”的行为,但是终究是自己去享受的一段日子,没什么好评论的,更不需要拿出来获得别人的理解,或是成为标榜自己与众不同的筹码。
有人说独处是一种能力,其实不是的,对于喜欢独处的人来说,这件事是享受。
其实有时候独处也不只是闷在一个小空间里,只是要和自己专注的待一会而已,没设呢么对错,好坏,孤独与否,很多人一辈子不愿意单独相处,当然也有人很早就体会到了独处的快乐。
算是个爱好吗?也差不多,我们不隔离世界,只是给心灵牵了条线,这条线上,只有我们自己。
【和哎哦说】
喜欢独处吗,你独处的方式是什么?快“教”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