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重读木心先生讲述的《文学回忆录》。每天心平气和的阅读一小节,不必在乎阅读的进度,哪怕读一辈子也不着急,慢慢读,如品老酒,每个文字每个文字的认真抠,敲骨吸髓地吸收木心思想的养料。然而,这种方式并非苦读,而是趣读,因为我爱这些文字。这些文字并非僵死的一动不动的铅墨,而是一个个具有大智慧可以教会我阅读艺术思考人生的长者。如先生所说,我希望能在读后进到门内,而不是在门外。
一部文学史,重要的是我的观点。
这是木心《文学回忆录》与众不同之处,尤其相较那些学院派的文学史高头大章,这本书根本算不上文学史吧,更像是读书时的书边札记或者眉抄。这些文字才是真真重要的。先生是在分享呕心沥血的养料,但他俏皮地藏起来,不让粗心的你轻易寻到。正如先生的文章,多数看不懂吃不透,若不与先生心意相通,反复咀嚼也未必能吃透呢。——甚至不同人有不同的解读。先生的文字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可以觉察其美与神秘,却未必能了解其中蕴含的真意。或许作者自己也不知道吧。又或者像天才横溢的费马,洞悉了数学的奥秘,然后给出一堆千古谜题,自己解开了却偷着乐,不愿意揭蛊。
先生是真正大智慧的人。我所说的大智慧,并非他的天才,而是他拥有一双能看透事物本质的敏锐双眼。我们读书,只浮于表面,以文字之利于我而阅读,读书像做买卖,心里盘算着盈亏得失。思想没有高度,哪怕阅读着柏拉图的《理想国》,自己还是那个被思想桎梏了的人。
阅读并非宗教,我们得学会超越。例如木心说:
文学是人学。
谁读一部文学史能够看得这么透彻?
我讲世界文学史,其实是我的文学的回忆。
谁的回忆能有木心这么精彩呢?对他而言,世界文学史的大师巨擘,不过是他可以把酒共游谈诗论词的朋友罢了。看看《遗狂篇》中面对波斯王、希腊伯律柯斯、罗马培德路尼阿斯、魏晋竹林七友的挥洒自如,我以为这就是木心的风度。
读文学史,是自己的一种风流,之后发酵,会成为一个人的哲学。故而,这次再访,其实是我的心灵旅程,与木心无关,甚至与文学史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