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1:不要把时间弄碎了,零星时间等于没有时间。每个管理者,放下那些次要事情,或不重要、无关紧要、与贡献没有关联的事情。专注于关键事情,抓矛盾的主要方面,争取时间上的主动权。
帮助上司晋升是下属成功的捷径。
现实的管理往往事务缠身,在现实压力面前,那些危机事件或紧急事情必然“优先”;而“具有未来意义”的机会和事情就会“暂缓”。事实上,只要暂缓,就不会启动,也许永远不会启动。这也是一个组织难以成功的原因。
管理者的见解、源自实践、学习和修炼,不可能简单获得。
推荐语2:传统的管理者陷于烦琐的事务中,因为他们只关心发生的事务,所以这些管理者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处理别人的事情上,简单地说,传统的管理者的时间属于别人。传统的管理者第二个特征就是:身在什么样的岗位上,就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来看待问题,所以导致部门之间的不合作,导致很多管理者‘屁股决定脑袋’。
有效的管理者的特征是什么?就是关注时间管理,关注系统思考,关注培养接班人。
一、第一章 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如果他的工作缺少有效性,他将成为朝九晚五在办公室消磨时间的人。
衡量知识工作主要看结果。
一位管理者如果不能致力于使工作卓有成效,现实必将迫使他一事无成。
管理者往往被迫于“日常运作”,除非他们敢于采取行动来改变周围的一切。
如果管理者被迎面而来的一连串事务所左右,那他不久就要穷于应付了。也许他有了不起的才干,但却是在浪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把可能达成的有效撇开了。
有效性是一种后天的习惯,是一种实践的综合。
学习习惯就非得反复地实践不可。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在思想上养成的习惯:1.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2.有效的管理者重视对外界的贡献。3.有效的管理者善于利用长处。4.有效的管理者集中精力与少数重要的领域,在少数重要的领域中,如果能有优秀的绩效就可以产生卓越的成功。5.有效的管理中必须善于做有效的决策。
二、掌握自己的时间
可自由运用的时间由零星而集中成大块连续性的时段。这三个步骤,是管理者有效性的基础:记录时间;管理时间;统一安排时间。
有效的管理者与其他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非常珍惜自己的时间。 但是人却往往最不善于管理自己的时间。如果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首先应该了解自己的时间是怎么耗用的。
每一位管理者的时间,都有很大部分被浪费掉的。表明上看起来,每件事似乎非办不可,但实际上却毫无意义。
如果将时间分割开来零星使用,纵然总时间相同,结果时间也肯定不够。人都是时间消费者,而大多数人也是时间浪费者。
如果你真想影响别人,那至少需要一个小时以上。如果你想和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需要更多时间。
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的协调确实很费时间。太匆忙了,恐怕反而造成摩擦。人数越多,真正用于工作的时间相对低减少了,更应该妥善运用剩下了可自由支配的少量时间了。
有效的管理者往往连续4个星期为一个时段,每天记录。半年后,都会发现自己的时间耗用很乱,浪费在无谓的小事上。但是管理时间必须持之以恒,才能避免在回到浪费的状态上去。
第二个步骤就是要做有系统的时间管理。先要将非生产的和浪费时间的活动找出来,尽可能把这类活动从实际表上排除出去。但做到这一步,试问自己一下几个问题:(1)首先要找出什么事根本不必做,这些事做了也完全是浪费时间,无助于成果。(2)时间记录上的哪些活动可以由别人代为参加而又不影响效果?可油别人做的事情交付给别人,这样才能做真正应由自己做的事。---这是有效性的一大改进。(3)管理者在浪费别人的时间。浪费时间又不产生效果的事情。
事实上,一位管理者大刀阔斧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绝不会有太大的风险。人总有一种倾向,高估自己地位的重要性,认为许多事非躬亲不可。纵然是最有效的管理者,仍然免不了有许多不必要的和非生产性的工作。大胆减少无谓的工作,绝对无损于有效性。
2.消除浪费时间的活动 管理不善不仅会浪费大家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会浪费主管自己的时间。
(1)首先要做的是,找出由于缺乏制度或远见而产生时间浪费的因素。同一个危机如果重复出现,往往是疏忽和懒散造成的。管理好的工厂,总是单调无味,没有任何刺激动人的事件。所有“引人注目”的事情大概就是为未来做决策,而不是轰轰烈烈的处理过去的问题。
(2)人员过多,也常常造成时间浪费。主管的工作时间有十分之一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上,在处理纠纷和摩擦上,那人就多了。
(3)另一个常见的浪费时间的原因,是组织不健全。其表现就是会议太多。
一位管理者花费在会议上的时间如果过多,变身组织不健全的表现。原则上,一位管理者的时间,绝不能让开会占用太多。会议太多,表示职位结构不当,或单位设置不当,或本应由一个职位或一个单位做的工作,分散到几个职位或几个单位去了;同时表示职责混乱,以及未能将信息传送给需要信息的人。
(4)最后一项浪费时间的因素,是信息功能不健全,或信息的表达方式不当。
3.统一安排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有效的管理者必须集中他的自由时间,需要集中整块时间。时间分割成许多段,等于没有时间。时间如果能集中,即使一个工作日的四分之一,也足以办理几件大事。反之,零零碎碎的时间,纵然总数多,也是用处不大。
时间管理的最后一步,应该是将可自行支配的零碎时间集中起来。
另一个常见的办法,是每天下午都排定一段时间,在家里办公。
有效的管理者,第一步先估计有多少“自由时间”,真正是他自己的时间,然后保留出相当分量的一段连续性的整块时间来。
一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都懂得:对时间的控制与管理不能一劳永逸。要持续不断地做时间记录,定期对这些记录进行分析,还必须根据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多少,给一些重要的活动定下必须完成的期限。
时间是最稀有的资源。若不降时间管理好,要想管理好其他事情就只是空谈。而分析自己的时间,也是系统地分析自己的工作,鉴别工作重要性的一种方法。
第三章 我能贡献什么
重视贡献是有效性的关键。有效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自己的工作,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水准及其影响;(2)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包括对上司、对同事和对下属;(3)各项管理手段的运用,例如会议或报告等。
重视贡献,才能使管理者的注意力不为其本身的专长所限,不为其本身的技术所限,不为其本身所属的部门所限,才能看到整体的绩效。
管理者如果不自问“我可以做出什么贡献”,他在工作中就不会有远大目标,甚至把目标搞错或对“贡献”只有狭义的理解。
管理者的失败常见原因,不能或不愿适应新职位的需要而改变,自以为过去做的成功了,满足于老一套工作方法,墨守过去的处世方式,结果必败。
2.如何使专业人员的工作卓有成效。 知识分子有责任让别人了解自己,不能让专业人员的知识学问变成卖弄玄虚的手段。要以贡献为目标,使他的知识能为别人所用。
3.正确有效的人际关系,有思想基本要求:互相沟通;团队合作;自我发展;培养他人。
仅靠上对下的单向关系,沟通永远不可能成功。上级对下属越说的严厉,下属越听不进去。下属要听的是自己想听的,而不是对方所说的,
4.有效的会议。有效的管理者在会议开始时,会先说明会议的目的和要求达成的贡献,同时,他还要设法让会议仅仅围绕这主题,而不是让会议成为一次摆龙门阵的机会,任大家随便发言。
第四章 如何发挥人的长处。
要用人所长。是用人来做事,而不是用人来投主管之所好。
为了确保能够选用适当的人选,管理者应该与直接的同事或下属保持适当的距离。
(1)职位设计是让人来完成的,不是为上帝设计的。
一个职位,如果先后由两人或三人担任都失败了,这就肯定是一个常人无法胜任的职位,这个职位必须重新设计。
(2)职位的要求要严格,而涵盖要广。
(3)在用人时,会考虑某人能做些什么,而不是先考虑职位的要求是什么。
年年考评,年年归档,考评视同为无用的废纸。面谈考评却正是整个考评制度的重心所在,但没人肯用,原因:所有的主管都认为面条考评是一件最令上级感到难堪的工作。
(4)在用人之所长的同时,必须容忍人之所短。对一个没有突出表现的主管,应该无情地调职这是管理者的责任。任他留下了,影响全体人员,对整个组织也是不公平的。
如何管理上司
(1)要充分发挥上司的长处。凡是成功而升迁得快的主管,其下属也是最容易成功的。
如果下属总强调上司的短处,就像上司强调下属的短处一样,结果将一事无成。即使有最好的行政,有最好的决策,如果没有好的政治技巧加以表达的话,那就等于零。下属要设法探寻出上司的工作方式,即态度和某种习惯。人分为两种类型:读者型和听者型。 向上司提出建议时,应考虑的不光是轻重是非,更重要的是陈述的先后顺序。
如果上司长于政治能力,那么我们提出的报告就应以政治方面的问题居先。
协助上司发挥其所长,是促使管理者有效的最好办法。
(2)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
有效的管理者肯定关心自己所面临的局限性,但他们也应该了解能做和该做的其实还有很多。所谓“别人不让我干”恐怕是惰性和没有勇气的借口吧。
自己是适宜一个工作小组,还是一个人单独做事更出色。有人做事靠人催逼,有人凡事都心急,有人属于读者型,有人属于听者型,这些工作习惯事关有效性,有效的管理者都能了解自己的类型,配合自己的习惯而行动。
讨论用人长处,不仅有个态度问题,而且有一个敢不敢去实践的问题。注意认识我们的下属,观察我们的上司,多问“此人能做些什么”,而不必问“此人不能做些什么”,重视人所长,善用人所长,同样适合问自己。
有效的管理者会把自己的表率作用建立在充分发挥所长上。一定要找到有条件做出突出贡献,并能起带头作用的人才。
管理者的任务在于运用每一个人的才干,让各人的才智、健康以及灵感得到充分发挥。
第五章 要事优先
1.卓有成效的秘诀,就是善于集中精力。管理者越是想做重大的贡献,越是需要更长的“整块时间”,越是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越是需要较长的连续性的时间。
我们多数人即使在同一时间专心做一件事,也不见得真能做好;想做两件事,就不必谈了。
一次只做好一件工作,恰恰就是加快工作速度的最佳方法。越能集中我们的时间、努力和资源,我们所能完成的工作也就越多。
有效的管理者必须要完成许多工作,但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只集中努力做好一件事---集中他们本人的时间和精力,以及整个组织的时间和精力,坚持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先做,而且每次只做好一件事。
2.摆脱昨天
删除过时的和无效的计划、措施及制度。人人都在为昨天的任务而忙碌,只要能够推陈出新,即使是最暮气沉沉的机构,也能获得生机。
先后次序的考虑。
事事都办,但均浅尝辄止,显然容易得多。这样经常能使人人皆大欢喜,然而结果却是一事无成。
确定优先次序的重要原则:
(1)重将来而不重过去;
(2)重视机会,不能只看到困难;
(3)选择自己的方向,而不盲从;
(4)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
要想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于一项工作,首先要有足够的勇气,要敢于决定真正该做和真正先做的工作。成为时间和任务的主宰,而不会成为它们的奴隶。
第六章 决策的要素
一项决策如果不能付诸行动,就称不上是真正的决策,最多只是一种良好的意愿。
防守政策将麻醉管理层的创造力。
决策的5个要素
1.建立规则或原则的决策;
2.找出问题的边界条件;
3.仔细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是什么,以及这些方案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4.同时兼顾执行措施;
5.重视反馈,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有时一知半解比全然不知更可怕。法律越复杂,律师越无能。
如果一个管理者天天做决策,说明他是个疏懒和无效的人。
一项有效的决策必须符合边界条件,必须足以达成目的。否则是不适当的。
有效的决策第一步:总是先从最高层的观念方面去寻求解决方法。第二个要素在于确实了解决策应遵循的规范。第三个要素,是研究“正确”的决策是什么,而不是研究“能为人接受”的决策是什么。第四个要素,是化决策为行动。第五个要素是建立信息反馈制度,以便经常验证。
一项决策如果没有列举一条一条的行动步骤,并指派为某人的工作和责任,那便不能算是一项决策,最多只是一种意愿而已。
决策行动还必须与执行人员的工作能力相适应。
决策行动责任必须明确指定,执行人员必须有能力,而且绩效的衡量及标准和有关激励的制度也都需要配合改变。
第七章 有效的决策
行政长官不宜考虑鸡毛蒜皮之类的事情。
两项原则:1.如果利益远大于成本及风险,就该行动。2.行动或不行动,切忌只做一半或折中。
有效的决策执行起来往往会让人产生不愉快的感觉。
第八章 结论:管理者必须卓有成效
1.要做到卓有成效,第一步是记录好时间的使用情况;分析时间记录,以及消除不必要的时间浪费,采用检查表,每隔几个月检查一次。
2.第二步,管理者应把眼光集中在贡献上。
3充分发挥人的长处。
4.要事优先。
5.有效决策。
管理者的自我提高往往比卓有成效的训练更为重要,必须增进知识与技巧,必须养成各种新的工作习惯,同时也必须放弃旧的工作习惯。
充分发挥人的长处,衡量工作的优先,做重点的努力,而不能凡事均浅尝辄止。
对组织而言,需要个人为其做出贡献;对个人而言,需要把组织当成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