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脏,宝贝快起来!”
“这些东西太危险了,宝贝别碰!”
“你上不去呀,来,妈妈抱你下去。”
……
类似的话,每个妈妈几乎都说过。以前我觉得这么做没错啊,地上脏,总不能任由小家伙在地上玩吧;有些东西危险,总要提醒孩子别碰吧,万一伤着呢?爬滑梯上不去,帮帮他,这样可以让他好好玩。
但是最近看《孩子,我愿意这样爱你》这本书后,推翻了我的观念,让我觉得很惭愧,原来不知不觉中我已伤害了孩子。
《孩子,我愿意这样爱你》的作者是包丽敏,曾任《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记者、编辑、副主编,《中国新闻周刊》执行副主编,《青年参考》主编。她曾说,“我不仅养育了一个孩子,某种意义上,我还养育了自己。”
本书像一封厚厚的“情书”,读这本书的时候,孩子的点点滴滴像一幅幅画,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有怀孕时的胎动,有初生时的模样,有他在我怀里吃奶的模样……。本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描写怀孕时、孩子初生时,我们对孩子无缘由的爱,下篇描写我们不知不觉中对孩子的伤害。
我自己感触最深的是下篇,那些我们一贯认为对的事情,不知不觉却伤害了孩子。
不知不觉伤害孩子的行为
01、你应该……
“宝贝再吃点。”
“来,把这本绘本看完,要有始有终。”
“宝贝,快去玩那个,那个好玩,你发什么呆啊?”
《少年派》中林妙妙的妈妈吃饭时要让她洗手,早上要催促她排便。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都是这样关爱孩子,孩子长大了我们依旧是这样。
让孩子多吃点有什么错?让孩子有始有终把书看完有什么错?让她坚持按时上厕所有什么错?都是为了孩子好。
这些我们以为的对孩子的关心,或温柔、或粗暴,我们从未想过,自己的行为是错的。
我们认为孩子不知道饥饱,认为看书应该有始有终,却意识不到,这样会损坏孩子的阅读兴趣。我们甚至认为一个高中生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拉屎!
当孩子控诉这是控制时,我们还会委屈,觉得自己养了一个白眼狼。
正如作者包丽敏说:成年人对你们喋喋不休着各式各样的“你应该”,他们或粗暴,或温婉。我们以为它们是在表达关爱,其实何尝不是在变相的宣布:你们错了,我们才对。
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战》一书中曾说:"我们不停地指出孩子的错误,不停地告诫他们……这样的方式事实上是在表现出我们对孩子没有信心,这会让所有人沮丧和气馁。"
02、秘密禁令
“地方太脏了,快起来!别把衣服弄脏了。”
“那个地方危险,别过去!”
“这个东西不能玩,危险!”
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个观念:脏的地方,危险的地方一定要孩子远离。脏成小猪不卫生,还容易滋生细菌,容易生病;危险的地方和玩具不远离万一出点什么意外呢?这么正确的事怎么会错呢?
书中描写,有一次孩子拍玻璃,爸爸赶紧制止,妈妈不以为然地说:“两岁一个月大的孩子怎么可能拍碎玻璃。”可爸爸说:“现在不阻止他拍窗户,那以后如果他用榔头敲窗户怎么办?”
我们总是因为忧虑未来,就断然阻止孩子去探索。
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总结了最新的认知科学,对儿童想象力的研究后说:孩子探究世界,然后逐步掌握世界和事物的规律,在认识这些规律的基础上,他们才有可能发现多种的可能性,想象不一样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如果没有这些基础,他们也就没有想象、创造的依据。
03、引向外部
“把饭饭吃了,妈妈让你看动画片。”
“快点写作业,9点之前写完,让你玩会手机!”
“还不写?等揍一顿?”
“马上给我躺下,睡觉!”
面对孩子的行为,我们有时恐吓、有时威胁、有时引诱、有时怒吼。对于这些行为会带给孩子多大的伤害,我们管不了,我们只知道不管是哪种方法,都是“为了孩子好”。
我家孩子总是不愿意睡午觉,午睡一来能提高人的记忆力,二来不午睡我担心他下午脑子火昏昏沉沉,听不进去老师讲课,为此我吼过他很多遍。
我们对孩子的行为,如同森林中猩猩用怒吼威慑对方一样。但我们其美名其曰“为了孩子好,”“不打不成才”,一次次的宣扬,让年幼的孩子开始否认自己和麻木自己的本能感知。
儿童教育家说:“一个人如果不能归属自己,便只能归属他人”。
教育专家尹建莉说:面对孩子,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作所为,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你必须把它当作一个“人”来平等对待,而不是当作一个“弱小的人”来征服。
怎么把伤害降低
01、困惑
作者包丽敏说:每一个困惑,都有可能成为一段发现之旅的起点心中有了困惑,你就会出发,为你的孩子问你,寻找自己的答案。
如果我们一直坚持流传下来的某些育儿观,比如“棍棒之下,出孝子”,那我们不会认为自己做的错,只有当我们开始怀疑时,这件事情才能进行下去。
如果你2岁的孩子要爬到一辆车子上,你肯定会担心有危险而让孩子远离,或者把车子藏起来?
书中讲述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连续3个星期观察一个18月大的小女孩玩茶点车。
小女孩刚开始往茶店车上爬时,车子不听话地滑走,徒劳几次后,她学会从茶点车的后面爬,成功了。但问题来了,怎么下去了呢?到到开始她经常把脸磕到地上,三个星期后她摸索着倒退从车上下来。成功之后,她高兴地咯咯笑。
孩子因为凭借自己的能力而做到一些事,充满成就感。而当我们因为担心未知,剥夺孩子自己探索生命时,也剥夺了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思考力。
如果我们能对自己的行为产生困惑,那么之前的一些观念也会一点点摇晃、破裂、坍塌,然后生出某些新的东西。
02、和自己商量
道理是明白了,当事实摆在跟前时,你会毫无顾忌地让孩子玩茶点车、踩水坑或任何有危险的事吗?
答案是,很难!
现在想象小家伙要自己倒水,就会担心烫了,要玩牙签,担心扎了……。
就在我写文章的这会,我家孩子在旁边一个人玩小扑克牌,我很想制止他,担心这样下去以后成赌徒怎么办?
想法出来后,我忽然意识到,我又要因为未知的事情去控制他,限制他的自由了。我不禁思索着,玩一会就真能影响他的未来吗?不会,那我为什么要没事找事,让两个人都不愉快呢?
当我们要制止孩子的行为时,与自己商量一下,真的不可以这么做?有必要破坏孩子的探索,破坏孩子的好心情吗?
03、放下焦虑
所有父母都有一个通病:焦虑。
书中作者刚开始不想让孩子吃糖,很担心吃糖会长出蛀牙,会不吃正餐,不好好吃饭,会影响身体健康等等,潜意识中觉得如果自己不制止,后果不堪设想。
然后她开始放下自己焦虑,想看看如果不制止会发生什么?
去超市孩子要买糖,她以为会装满满一袋,结果只有六分之一。刚开始她很疯狂,吃得最多,第二天减半,第三天再次大大削减……到第五天时,孩子快把他们遗忘了。
吃最多的前两天有影响正餐,但后面就没影响了。至于牙齿,作者多费了点事,给她漱口、刷牙。
孩子没有像她想的那样没有节制,而是知止、有度。
试着放下焦虑,把自己当做一个旁观者来看待。如此,我们在育儿的路上就可以从容不迫。
这是一本让人困惑、饱含深情思考、寻找自己的书。孩子一点点长大,我们从笃定自己正确到困惑,到放下焦虑获得自由。正如作者包丽敏所说:这真是一段神奇的旅程。我不仅养育了一个孩子,某种意义上,我还养育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