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惭愧,第一次找顾城的书来读,竟然是因为看到一篇关于顾城杀妻后自杀的回忆文章,如此有才华的诗人却以一桩凶案匆匆结束自己的人生,实在是悲情和不堪;这勾起了我对顾城的好奇,想要追寻那段属于他的尘封记忆。
顾城短暂一生最耀眼的成就来自于他的诗,他年少时就聪慧异常,据说5岁开始写诗,14岁便写出了被誉为“朦胧诗”代表作之一的“生命幻想曲”。他的诗纯净无邪、充满想象力,还有些许调皮,像一位身骑白马的翩翩少年,拿着一支画笔,随心所欲地在天空作画,编织梦幻,让人心甘情愿掉进他的梦里。“树身上有许多圆环 转一转就会温暖”,“像三月的风扑击着明亮的草垛 春天在每个夜晚数她的花朵”……顾城的诗,可以穿透灵魂。
顾城的文字,也很美妙,不仅是随笔,文字背后的思想深度,同样可以穿透灵魂。《哲思录》就是这样一本书,将顾城对人生、诗歌、中西文化、生活等的思考收录在一起,可以反复品读,回味隽永,余香绵长。顾城的随笔文章,会让人感慨,会让爱不释手,如此深刻的思想,怎么可以这样活泼地表达出来呢?有点好玩、有点俏皮、写文章的那个男生,不要这样可爱,好不好?!
顾城认为,好诗不是写出来的,是长出来的;诗是精神的东西,写诗是人与灵的事,而非人与人的事。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顾城写诗的很多灵感来自他的梦,他自一九八五年之后就不“写”诗了,因为一多半的诗是从梦里抄下来的。
“在我感觉最明澈的时候,我觉得我成了空空的走廊,风吹过去,在另一边就产生了花朵和万物”。——顾城
我也喜欢写诗(汗颜),最想写的时候,也是情感最丰富的时候,不论是何种情绪,如果不写下来,过了这个阶段,就写不出来了。就像自来水龙头流下的水,思想的闸一旦关闭,文字的水流就出不来了,硬挤,也是干巴巴的,矫揉造作的,写下来也只能扔进垃圾桶里。我羡慕顾城的梦,如果我也有这么多奇妙的梦,梦醒之后可以将诗抄录下来,多好!(哈哈,再次汗颜)
顾城喜欢研究对比中西方文化,哲学,宗教,探寻生命的意义。早期他认同西方认为人最重要的观点,后来他更欣赏中国古老的哲学观和世界观,道教佛教,无为无不为,自然而然。他曾体验到那种天人合一的境界,那个临近的永恒,被吸引,被震撼,不能自己。
如果说顾城已经悟了,那么他该甘于自己的人生,活在当下;但是他又是那么不甘,害怕被尘世沾染。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去哪都喜欢戴着一顶帽子,样式总是固定的圆筒形状,就那么拿棉布一围一缝,不是因为爱美,也不是怕冷,而是心理安慰,因为有这顶帽子在头上,他会觉得帽子会像一道屏障保护自己。他跑到新西兰的小岛上耕种,养鸡,回归自然原始的生活,他说这都是心的旅程,再把心的旅程转译成语言符号。
顾城的内心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小男孩,渴望被爱包围,甚至要争夺爱人对儿子的爱;他偏执,他也评价自己是“这样不好的机器”,只能努力地驾驶,不要坠毁;如何平衡好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似乎是个莫大的难题,很多时候,他与现实显得格格不入。
顾城心里明白,现实里是无法完全做文字里的事的,但是,他还是忍不住。“我在现实里做着文字里的事。我在文字里做,他们也就笑笑;我在现实里做,他们就不笑了”。
现实与理想碰撞的最终结局,在顾城这里,只有一个:“男儿可疯可老,女儿只有死”(“当然对于男儿,死也比疯好,只是需要机会”),这是顾城在书评《红楼梦》时写下的文字,他在结束自己生命之前,已经通过文字记录了自己的思想,最后的结局,只是实践自己所想罢了。
顾城曾经说,在他真正精神遭遇奔溃的时候,他看懂了梵高的画,觉得梵高的画表达的就是他自己。冥冥之中,同梵高一样,他在37岁的时候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用一颗赤子之心,继续寻梦去了。
“诗如禅,如顿悟——骤然风动云散,黑暗隐退,你看见万物万像,明媚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