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桐庐县分水初中709王秋怡
暑假刚开始的一个晚上,我正在上画画课,手机收到妈妈发来的一个视频。画面中,一个竹子做的鸟笼里,一只漂亮的小鸟立在竿上,蓝色肚皮,黑色花纹,蓝底翅膀,黄色弯钩嘴,大眼扑闪扑闪的。
“是鹦鹉!”我惊喜地发去一条语音。正好,假期又新增了乐趣。
一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冲上楼,到阳台看这个小家伙。它身体修长,圆圆的头上还有灰色的条纹,看上去,色彩更丰富了。最惊奇的是它黄色的嘴,衬得它更可爱了。思来想去,我给它取了个名,叫“瓜瓜”。开始几天,瓜瓜与我们还十分生疏,也不愿亲近我们。养了几日,将它放出来,它就在房间里飞来飞去。手上放几粒稻谷,它会自然地停在你的手上,低头啄食,还会藏一些在嘴里,抬头看看四周,嘴里嚼着谷子,不一会就吐一个完整的谷皮出来,有时谷皮粘在它嘴上,又忽得一抬头,别有一翻呆萌。
经过一段时日的相处,小鸟与我们愈发得熟悉,只要将它从笼里放出来,它就往你身上飞,像一个小型挂件一般,紧紧吸在你身上,左右转动着头,葡萄大眼眨呀眨的。它可喜欢在你头上停着了,像筑巢一般,轻轻撩起你的头发,一根一根梳理;又偏爱妈妈的金项链,停在妈妈肩头,偏过头来啄妈妈的金项链,再细细“咀嚼”。
多可爱啊!
可是坏消突然来到。早上我刚起床,就听妈妈说早上放它出来玩时,小瓜瓜飞到公园里去了。真是的,八月天气忒热,我在公园里到处叫喊着瓜瓜的名字。偶尔听得见小鸟的叫声,可始终没有瓜瓜的踪迹。我脖子仰着都泛了酸,找了满头大汗,衣服都快湿透了,却始终不见它的身影。赶忙拿出手机百度找回鹦鹉的方法,播放它同类的音频,希望能把它引回来,可始终没有一点动静。
我不愿放弃,回到楼上,又开始叫喊“瓜瓜”。只听见“叽叽叽叽”几声,回头一看,发现我的瓜瓜竟然就在空调外机上。我高兴极了,却又不敢轻举妄动,生怕惊飞了它。“瓜瓜在这,瓜瓜在这,它飞回来了!”我喊来妈妈,妈妈小心翼翼地伸手,竟然毫不费力地捉住了它。我们赶忙将瓜瓜带进家里。
瓜瓜奇迹般地飞回来了!我们高兴地夸奖着瓜瓜,仿佛它能听懂我们说话似的。“瓜瓜真是顶呱呱!”它也好像真的听懂了一般,挺起胸脯,像是独自去公园溜了一圈,好不快活的样子。
我还是放心不下,每天亲自喂食,与它更亲近些。它啄着食物,我站在一边观望。它一边啄着,一边抬头看我,我便逗它玩。等它吃完了,我放它出鸟笼子,任它在家里、阳台上自由地飞舞,很快它就落到我头上、肩上。玩累了,我又让它回鸟笼子里去,它也就乖巧了,脚掌撑住竿子,安静了,帅呆了。
渐渐地,瓜瓜成为了我家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