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行业 AIGC 标准制定启动,聚焦版权与伦理规范

随着 AIGC 影视内容的爆发式增长,行业标准缺失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版权界定模糊、伦理风险频发、质量评估无据可依等问题,严重影响着行业的健康发展。2025 年 9 月,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多家影视机构、技术公司及法律专家,正式启动《影视 AIGC 应用指南》编制工作,旨在为 AIGC 在影视行业的应用搭建技术、版权和伦理规范框架。


指南编制组负责人在启动会上明确表示,当前 AIGC 影视行业主要面临三大核心挑战。一是版权界定模糊,AI 生成内容是否属于受法律保护的作品、权利归属如何划分、训练数据的版权使用边界在哪里,这些问题都亟待明确;二是伦理风险突出,尤其是数字人技术的滥用,可能导致虚假信息传播、肖像权侵权等问题;三是质量评估标准缺失,行业缺乏统一的 AIGC 内容质量评判体系,导致部分低质内容流入市场,影响观众体验。


针对这些痛点,指南草案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向。在版权保护方面,建议采用 “区块链 + 时间戳” 技术为 AIGC 作品提供权威存证服务,通过不可篡改的数字指纹记录创作时间、内容要素和权利归属;同时要求制作方在训练 AI 模型时,必须使用合规授权的数据,从源头避免版权纠纷。在伦理规范上,明确要求所有 AIGC 影视内容需在片头片尾显著标注 “AI 生成” 字样,对数字人应用场景进行限制,禁止用于虚假新闻、低俗内容制作等领域。


作为国内首家 AIGC 短剧定制公司,奇妙慧影全程关注并参与了指南的研讨过程。公司在日常业务中,始终将版权合规与伦理规范放在首位,建立了严格的 AI 训练数据审核机制,所有定制项目均会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版权存证,并主动标注 “AI 生成” 信息。奇妙慧影负责人表示,行业标准的制定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能规范市场秩序,更能增强客户对 AIGC 内容的信任度,未来公司将严格按照指南要求开展业务,为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贡献力量。


参与标准制定的法律专家指出,AIGC 影视的版权问题尤为复杂,例如 AI 生成内容与现有作品的相似性判定、数字演员肖像权的归属等,都需要进一步从法律层面细化。预计该指南将于 2026 年初正式发布,届时将成为国内首个 AIGC 影视行业标准,为内容制作、传播和商业化全链条提供清晰指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