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一些人,无论行走到哪,对任何人,初次相识都保持着恭敬。
但,对别人恭敬不等于讨好别人,前者中带着不卑不亢,不谄不俗,后者曲意逢迎,脚下踩着原则。
有人说,这社会丛林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像狮子,老虎,扑倒动物时,毫不留情撕咬的残忍。
这哪有什么尊重可言呢?
可是,人之所以为人,不是因为你仅仅空有一身人的皮囊。人和动物最大的差别在于人有人性,人也是一种动物,但只有一个人身上的人性能完整克制他本身的兽性时,才能叫做一个人。
而人性呢,人性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与生俱来有同那些贪婪、恐惧、虚荣、自私、愚蠢、懒惰、残忍所抗争的本性,哪怕有时这种抗争的力量太过微小太过绝望,但它总是存在着的。人总是因抗争而变得痛苦,但也因抗争而能被称之为人。
纵观这个世界,大多数人为生活奔波,生活的繁重和社会关系的复杂也许早已把一些人脊梁压弯,但是他们仍高昂着头,一脸热爱,他们不说话,但我们看得见,他们不曾屈膝下跪。
这些人里,谁不是一边吃着生活的苦,一边又深深热爱着生活。
纵使身处的环境无论是怎样的阴暗,对未来又是何等迷茫,像是鲁迅先生所说:
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就令萤火一般,
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不必等候炬火。
见过了肮脏,却选择出淤泥而不染;见过了罪恶,却选择了善良;见过了欺骗,却选择了真诚。
以前的路再不好走,你也挺过来了,前路再难,你也没有退步的选择,与其行尸走肉,不如庄严自己,让自己有血有肉,不虚浮。
有来自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人类的大地》 中的一段话:
人还是该了解些高级复杂的东西,才会对万物有敬畏心,才不会觉得盖房子就是垒积木,修水库就是挖大坑,造火车就是焊铁皮,才不会觉得医生应该在鼻子另一边打孔。很多悲剧来源于无知。
最后一句话说的很对,很多悲剧来源于无知。
去读书、去了解世界,必定有它们的好处,臂如能识天地之大,察万物之趣,明自身如尘,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
你会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事情可以去做,什么事情不可逾越。
对万物的每一分的尊敬,都在百分的庄严自己。
我十分希望我们可以生活在互相敬重的环境中,虽然我知道,在人间,尊卑有序是永恒的真理。
但,这种话,我不听也罢。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