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余华的《活着》时还是大学时,在陕师大的图书馆借的一本旧旧的书,那时读了很多书,但是写的读书笔记并不多,所以虽有影响但却并不深刻。所以现在才再次来将以前读过的书再读,慢慢地读,细细地品味,再记下自己的读后感,加深印象。
记得第一次读完也是很感慨,读完心中是喜是悲,是愤恨还是不满,是觉得幸运还是觉得不幸也说不清楚。再次读完心中同样是感慨,但是有以下三点主要的感慨:
一. 自己真的是太幸运了。1. 没有经历过战争前的旧社会中国,一夫多妻制,女子要三从四德,以夫为中心,即使那时候的女子再委屈也只能忍受,从不会反抗的悲哀。2. 没有经历战争中动荡不安的中国,战争的时候死亡是多么平常的事情啊,而自己是多么的幸运从未经历过战争,感谢为了和平而付出的所有人,向你们致敬。3. 没有经历战争后的新中国,土地改革中女子很少有接受教育的,通常都缺吃少穿,艰难度日,人民真是太苦了,幸运的是我们现在生活的衣食无忧。文化大革命中有那么一点文化的人都被批斗了,真正有能力有才华的人都被批斗,劳改,甚至丢了自己的性命。能够接受教育,思想自由,人生自己,还好好活着,真是太幸运了。
二.人生的大起大落,是福是祸难以判断,活着才是最后赢家。福贵的一生可谓是大起大落,第一次,最初年轻的他吃喝嫖赌败光了家产让人愤怒,可是赢得了他家产的龙二却在土地改革时被杀,二福贵却好好活着。第二次,为母求医却被抓了壮丁,去给国民党拉大炮,险些被饿死,后来和春生一起活了下来,后来被共产党俘虏,却获得了自由回了家,但女儿凤霞却因为高烧又聋又哑。第三次,如果可以和家珍,凤霞,有庆都好好活着,慢慢熬日子可能也就好了,像平常人一样生活就好了,可是家珍得了软骨病,儿子有庆又被县长夫人难产抽血,给抽干了血死了,偏偏县长又是春生,一起共生死的战友,只能忍了,着实让人揪心。第四次,凤霞长大了嫁给了偏头二喜,本来日子也越来越好了,可是女儿凤霞却难产死了,妻子家珍在女儿死后,也去世了,还好留下了孙子苦根和女婿二喜。第五次,如果祖孙三人相依为命也还凑合吧,可惜女婿二喜也工作被砸死了,只剩下了爷孙两人相依为命。第六次,爷孙两人也可以慢慢熬,可是孙子苦根又被富贵煮的豆子给撑死了,只剩下了富贵一个人,后来的福贵买了一头老牛陪伴着自己。
三. 一切的事情都会过去。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归于平静,人生的大风大浪也都会归于平静,像书中的福贵从富家少爷到死了爹妈,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孙子,起初觉得人生真是太难以把握,起起伏伏,让人觉得惋惜,但最后福贵和老牛福贵一起平静地活着,让人不由得感叹,活着真好。
余华极其平静的讲故事叙述得如此的真实,就像讲故事的福贵一样,可以平静地看待自己的过往,也可以平静地生活着,越是平静不带任何感情的叙述,越发让人觉得残酷,让人觉得难过。但同时也心怀感激,感激自己出生于和平的年代,物质生活富足,精神生活丰富,可以追求自由,可以好好活着。
附上自己做的思维导图之人际关系图,可以让我更加加深对于这本书的印象。
福贵
爹
被福贵赌完家产,抵押了房产田地后,气死了。
娘
福贵赌完家产,搬出去茅草房住,又累又病死了。
家珍(妻子)
吃苦耐劳
福贵去扛大炮的这一段时间,家珍一个人带着孩子,坚强的让人觉得可怜
在凤霞,有庆死后,又病又累最终病死家中。
有庆(儿子)
为县长(春生,曾经和福贵一起扛了大炮,经历过生死的)夫人献血,被抽干了血而死。
凤霞(女儿)
(二喜)偏头丈夫
儿子苦根
福贵被抓壮丁后,发烧又聋又哑
蹭为了弟弟有庆上学,被送了人,后来又回了家
嫁给了偏头,挺幸福的,可惜难产死了,留下了儿子苦根和二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