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书

偶然又找到了马良的坦白书。那是中学时代攒钱买的第一本书,我已经忘记小小的我是如何喜欢着这本献给勇于直面幻灭的理想主义者的“无用之书”,是如何对着那些沉默的平面作品流泪的。即使他承认"无用"带来的无边虚无是那么庞大,但也会说“落笔的那天写在纸上,也写在了逝水之上 ,云烟之上,也写在无时无刻的消亡和遗忘里,可是这些字还是有用的,对于时间里浪迹于那一刻的我有用 ,也许对人生里漂泊于这一刻的你也有用,我宁愿乐观地相信,它是有用的。”那些所谓被浪费掉的,无用的时刻都被我们自己好好珍视着,不是吗?

再次翻开我依然喜欢序言的那段文字:“我的身体里住过我一生至今每个冬天的雪,住过大海,住过这世间所有流浪的爱人。”配图是马良的素描画:一对恋人牵着手面对睥睨而来的海啸,从容,坚定。美得人惊心动魄。即便写的是爱,画的是爱,可它还是带着必将幻灭的色调,图、文,乃至书香,让所有的悲伤都弥漫过来。那时的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理想主义都将这样走向幻灭。

最动容的大概就是马良收录2011年的那篇微博帖子的回答了吧,问题是:如果获得了一次穿梭于时间的机会,可以回到过去或者未来的某个时间生活一天,你会怎么选择?那些回答有的让我忍俊不禁,有的让我热泪盈眶,大多都是回到过去,去弥补遗憾或者理想。中学的我不以为然,可能除了升学的痛苦,也没有什么能够让我倒回时光的时候。当然现在不这么想了,为我之前的自大而抱歉。是的,我自认为自己不会有“夜深忽梦少年事”的一天,但在经历至亲分别之后的每一个时刻,都想要回到之前某一天,和爷爷只是坐下来聊聊天 或者读一首自己写的诗。

这本书里有很多马良的画作和摄影作品。视觉艺术都是沉默和充满歧义的,不需要被定义,能容纳很多感情,能被任意描述,这或许就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之一。我经常不知道是该恨理想主义的虚无还是该感谢它 。但至少在看到那群敏感创作者带来的文字和艺术时,我确确实实得到了安抚。献给所有怀才不遇发胖了的家禽,那些曾经翱翔过万里的心都在某一刻有了归宿吧。即便未来这些想法会狠狠打在我秃顶的脑门上,即便在这个 时代大谈特谈理想主义是多么荒唐的。

但总归是感谢的。纪念那些所有路过身边的人,那些永远陌生的,曾经相爱过的,那些不该忘却的生命里的呼吸,感受,那些痛苦还有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