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何在用户体验上所做的努力,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效率。主要体现形式:帮助人们工作得更快、减少他们犯错的几率。
2.用户体验要素:战略层(明确用户需求、产品目标)、范围层(在功能型产品一侧:功能规格;在信息型产品一侧:内容需求)、结构层(功能型产品:交互设计;信息:信息构架)、框架层(都需要包含:信息设计;功能型:界面设计;信息型:导航设计)、表现层(感知体验)。
3.网页里“内容至上”——这是句古语。。。我以为是新出来的言论。。。。。
4.战略层:在开始做产品之前,先回答两个问题:我们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我们的用户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开发这个产品?】
产品目标:(1)商业目标;(2)品牌识别(远远超越视觉表现,是一个概念、情绪);(3)成功标准:一些可追踪的指标(比如用户每一次访问网站的平均停留时间、PV、UV)、印象数(对于依赖广告盈利的网站)等
用户需求:设计产品之前,必须要知道这个产品是为谁设计的,也就是说用户是谁。(1)用户细分(方法:人口统计学,比如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婚姻状况、收入等;消费心态档案;用户本身的社会或专业角色);(2)可用性和用户研究(研究工具:问卷调查、用户访谈、焦点小组、用户测试、现场调查——前三个用于收集用户的普遍观点与感知,后两个用于理解具体的用户行为以及用户在和产品交互时的表现;用户测试是请用户来测试产品,现场调查适用于了解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的用户行为,耗时);(3)创建任务角色(personas),也叫用户角色,人物画像(为了使人物角色更加栩栩如生,人物画像的具体细节可以虚构。最好贴上照片)
团队角色和流程: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被定义在一个战略文档中。战略文档应该是简洁明了并切中要害的。
5.范围层:把用户需求和产品目标转变成产品应该提供给用户什么样的内容和功能。【什么样的信息将满足那些用户】
定义项目范围:这是一个有价值的过程,同时能产生有价值的产品。
必须用文档来定义产品需求,因为:(1)这样你才知道你正在建设什么,拥有一系列明确的要求,能让你把责任分配得更清晰,这可以大大提高协作效率;(2)这样你才知道你不需要建设什么,了解你“不需要做什么”也就意味着知道哪些是你“不需要马上去做”的东西,尽管他们看上去相当诱人。
范围层:我们开发的是什么?功能型产品——功能规格(functional specifications),信息型产品——内容需求。
需求分类:(1)人们讲述的、他们想要的东西;(2)通过与用户谈论这些建议,有时候可以得出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完全不同的需求;(3)人们不知道他们是否需要的特性【可以通过头脑风暴来打开设计者思路】
在决定功能需求的时候,使用人物画像,将虚拟人物放到一个简短的故事中,即“场景”。
还可以从竞争对手中寻找需求。
功能规格说明(FSD):应该撰写的快速简便(因为事情在实施过程中会改变),功能规格说明不需要包含产品的每一个细节,只需要包含在设计或开发过程中出现有可能混淆的功能定义,不需要展望产品未来的理想化状态,只需要记录在创建这个产品时已经确定下来的决议。
撰写FSD时,有几条规则:(1)乐观。描述这个系统将要做什么去防止不好的情况发生。比如:如果用户想XXX,这个系统应该XXX ; (2)具体。尽可能详细地解释清楚状况。比如:上一周被播放最多的视频要显示在列表最前端(让别人一看不会产生任何歧义);(3)避免主观语气。避免被误解,FSD必须可验证。不要出现主观意识很强的词语,比如时尚、高、流行等。要有明确的参考标准或者量化地定义功能(多使用数据,比如高于180的人。这就比光用高这个字好的多)。
内容需求: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内容需求应该提供每一个特性规模的大致预估,比如文本的字数、图片的像素大小、下载的文件字节、PDF或音频文件等相对独立元素的大小等。 另外,内容需要日常维护。如何定义每一个内容特性的“更新频率”?介于用户期望值和有效资源之间的一个合理中间值。
确定需求优先级:(1)这些需求是否能满足外面的战略目标(包括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2)实现这些需求的可行性有多大(受限于技术、资源、时间)。任何不符合当前项目的战略目标的特性建议,都要通过范围定义将其排除出去。
6.结构层:为网站创建一个概念结构。功能型产品——交互设计。信息型产品——信息构架。两者都强调:确定各个将要呈现给用户的元素的模式和顺序。【产品将用什么方式来运作】【较大的构架和交互的设计】
用户对于“交互组件将怎样工作”的观点称为概念模型。理想情况下,我们不需要告诉用户网站使用的是什么样的概念模型;用户在使用网站的时候,基本上是凭直觉的。交互设计项目很大部分都牵涉处理用户错误,即当用户犯错误的时候系统要怎么反应。(1)将系统设计成不可能犯错的那种。比如自动档的汽车。(2)使错误难以发生。比如自动纠错。(3)用户完成该动作时才发现错误,此时系统已经无法纠错。比如撤销功能。或者提供大量的警告。
信息构架研究的是人们如何认知信息的过程,对产品而言,信息构架关注的是呈现给用户的信息是否合理并具有意义。建立分类体系的方法:从上到下(从战略层开始)或从下到上(从结构层开始)。两者都有缺陷,所以需要在两个方法之间找到平衡。信息构架的基本单位是节点。有层级结构(也叫树状结构、中心辐射结构)、矩阵结构、自然结构、线性结构。节点在信息构架中是依据组织原则来安置的。在产品最高层级使用的组织原则应该紧密地与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相关。而在结构中较低层级,内容和功能需求将对你所采取的组织原则产生重大影响。比如网站中。网页上的每个元素可以作为节点,那一个网页就是节点的一个组合。
使用用户语言并且保持一致性。
团队角色和流程:文档一定要描述清楚网站的结构,从命名原则和元数据的具体细节到信息构架和交互设计的整体概况。一般采用示意图的形式。这种示意图一般叫构架图。在构架图中不一定要写明网站的每一页的每一个链接。最重要的是记录概念关系:哪些类别需要放一起,而哪些需要保持独立?在交互过程中哪些步骤要怎样相互配合?
7.框架层:确定详细的界面外观、导航和信息设计。功能型产品——界面设计。信息型产品——导航设计。信息设计是功能和信息两方面都必须做的。【产品将用什么样的功能和形式来实现】【独立的组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放置】
界面设计——提供给用户做某些事的能力(通过界面,用户能真正接触到哪些在结构层的交互设计中确定的具体功能)
导航设计——提供给用户去某个地方的能力(通过导航,用户可以在结构中自由穿行)
信息设计——传达想法给用户。
界面设计要做的全部事情就是选择正确的界面元素。哪个功能在哪个界面上完成,是我们在结构层的交互设计中已经决定的,而这些功能在界面上如何被用户认知到,则属于界面设计的范畴。界面元素包括:复选框、单选框、文本框、下拉菜单、多选菜单、按钮。
导航设计必须完成:(1)必须提供给用户一种在网站间跳转的方法;(2)必须传达出这些元素和它们所包含的内容之间的关系;(3)必须传达出它的内容和用户当前浏览页面之间的关系。
帮助用户了解,“他们在哪儿”、“他们能去哪儿”、“哪条路能使他们离自己的目标更近”。
线框图——整合在框架层的全部三种要素的方法:通过安排和选择界面元素来整合界面设计;通过识别和定义核心导航系统来整合导航设计;通过放置和排列信息组成部分的优先级来整合信息设计。
8.表现层:感知设计。
视觉(运作是否良好?产品的外观有没有破坏结构?起到传达品牌形象的作用)、听觉(通知用户+使产品变得更具个性)、触觉(设备外形、材质、原料、震动)、嗅觉和味觉(很少考虑)
产品视觉设计:用户眼睛的移动轨迹(流畅、有效选择引导)、对比(突出,不要过多,容易显得杂乱)和一致性(大小一致,基于栅格线布局,不过不要过于死板,不能用栅格线的也强行栅格线)、配色、排版(字体或字形)
9.创建良好的用户体验最重要的工作内容是大量收集亟待解决的非常细微的问题。成功的要诀:(1)了解你正在试着去解决的问题(比如主页上的紫色大按钮是个问题。那到底是颜色、大小(表现层)的问题?还是位置不对(框架层)?还是按钮代表的功能不是用户期望的(结构层)?);(2)了解这些解决办法所造成的后果(改变一个,可能会对上下层都有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