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时,有一个观点是我们经常会涉及到的:到底是先就业后择业,还是先择业后就业?
——一开始骑一匹“怎样的”马非常重要!
现在普遍为人所接受,包括为高校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教师所接受的观点是:先就业后择业。并且将其当做是一种观念,通过教学等方式让学生接受。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个问题并不重要。对先就业还是择业,并不需要进行讨论。
对第二种观点,笔者持否定态度。因为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在“先就业后择业”观念越来越被广为人们接受的形势下,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变得非常有必要。
一、“先就业后择业”观点提出的根据
依据来源于三方面:
一是对就业和择业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择业”就是选择与自己专业匹配、符合自己兴趣、爱好、性格、能力、价值观等的工作。这个工作能够实现自我,并且自己愿意将其作为一辈子追求的事业。大学生刚毕业,没有任何社会阅历,短时间内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就业”就是以找到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为目的的活动——暂时性地占住一个山头——不考虑这份工作你是否喜欢、是否专业对口、是否对你未来的发展有利。这个工作纯粹就是一个糊口的工作。有人把这种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称之为“骑马找马”。即骑着“将就的”马寻找心目中的“终极好马”。
二是当前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
这种观点本身就是当下,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的形势下提出来的。它在帮助学生重新审视一份工作的价值,正确看待每一份职业,尽快地脱离依赖的境地,迅速融入到职场中,转变学生眼高手低传统观念、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方面是有积极意义的。从整个社会就业生态平衡角度来讲,也的确有其积极的意义。而且我们会发现,“先就业后择业”观点提出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解决当下大学生就业困难,改变大学生盲目高要求、高标准、眼高手低现象,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缓解社会矛盾。
三是受到生涯规划就等于就业指导的传统观念的影响
现代生涯理论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只是生涯规划一部分,它着眼于人的一生,重视前一个阶段对后一个阶段的影响,重视每一个阶段的衔接。而就业指导,其实只是一种当下行为,比如面试策略、招聘礼仪指导、咨询服务等。“先就业后择业”观点,体现的就是一种狭隘的当下行为。
二、“先就业后择业”观点的危机
笔者认为,从长远来讲,从个体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过程来看。这种观点是不可取的。是一种饮鸩止渴的权宜之计。是为了解决一时的社会就业问题,而以损害个体及社会长远利益为代价的。
“骑马找马”这种理论看似可行,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危机重重,长此以往,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状况:
第一,最终的确找到好马了,这是最理想状态
但这种理想状态可能还是你不断地换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了许多资源,精疲力竭以后才实现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找一匹好一点的马呢?
第二,一辈子只能骑着这匹临时的马
下不来马了——再没有机会寻找你心目中的好马了。结果是:做着自己并不真正喜欢的事情;赚着自己并不真正需要的钱;讨好自己并不真正关心的人……
第三,完全迷失在这匹骑着的马身上了
迷失了方向,忘记了理想,荒废了能力,丢掉了专业。猛然醒悟,为时已晚——人的惰性,往往导致这样的结果。
第一种状况以耗费了大量社会资源为代价,第二、第三种状况以牺牲个人发展为代价。所以,盲目地照着“先就业后择业”的原则办事,无论对社会的发展还是对个人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从现实来看,这些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先就业后择业”的意思,如果我们转化为通俗话,其实就是“等我有了钱,我再……”,“钱从何来?”“你随便找一份能来钱的工作就可以了。”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讲,这是一种错误的、肤浅的观点。这种观点,实际上是违背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的。因为生涯规划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你最初的选择势必会影响你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乃至一辈子的人生走向。你不能不慎重考虑最初的选择。如果我们把肤浅的理解简单灌入学生的头脑,势必要贻害后人。
一个有趣的马屁股理论,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清,肤浅理解“先就业后择业”的后果:
说火箭助推器的直径是4英尺8.2英寸?为什么?因为火车只有这么宽?为什么?因为铁轨这么宽?为什么?因为古代的车辙这么宽?为什么?因为拉车的两匹马的屁股加起来这么宽。这也许是一个巧合或者纯粹是一个笑话。但你一定不会反对这样的说法:今天的你决定一年后的你、两年后的你、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乃至一生的你!这说明,你最初的选择,也许将决定你未来的走势。
如果这样,我们还能跟学生说“骑马找马”吗?显然要三思。如果一定要说,是否应该让学生明白一开始骑一匹怎样的马也非常重要,因为这匹马的好坏、快慢、生命力会影响他们以后找到什么样的马。
就是说,即使要“骑马找马”,也应该骑一匹能够帮助我们以后找到自己喜欢的、想要的好马的马——好了,这已经涉及到了择业的问题了。
三、应提倡“先择业后就业”的理念
“先择业后就业”的理念既符合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于个人及社会的长远发展也大有裨益
笔者认为,不能再简单地对大学生说“先就业后择业”了,应该要说“先择业后就业”。
不仅应该这样说,而且要让这种观念深入大学生的内心,让他们深刻理解其内涵:从现实出发——理想状态,当然是直接“择业”——人的职业选择的轨迹应该是这样的:“择业(理想层面)——就业——择业(行动层面)”。
就是说就业不是盲目地就业,而是在择业(理想层面)的基础上就业的。大学生刚走出校门,的确难以做到在行动层面实现择业,因此只能先就业,但是这个就业必须建立在择业(理想层面)的基础上,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能力、专业;不能不考虑内外部环境;不能不考虑当下的“就业”是否有利于未来发展的需要,是否与未来的“择业”目标相一致。
绝不能盲目就业。
四、小结
“先择业后就业”的理念必须深入人心,而且刻不容缓。对这个理念的理解和接纳程度,是对生涯规划理念理解和接纳程度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