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韩卧龙青年 - 大熊】- 作者
行年三十已衰翁,满眼忧伤只自攻。
今夜扁舟来诀汝,死生从此各西东。
我有时候看小说,会看见真真假假的历史故事里,顺带着评价古代的人。看到有人骂王安石的时候,我不禁吃了一惊
别的诗人,得到的基本上都是好评。比如王安石的政敌苏轼。在幼年的记忆里,苏轼是好的,那苏轼的政敌王安石就是坏的。
然而这个世界不是那么好坏分明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小时候语文课上读到的。王安石的诗句被选入了语文书。因为他的“绿”字用得大气,把一个表示颜色的形容词,用成了动词。
可是长大以后,看的诗多了,这种用法俯拾皆是,渐渐就脱敏了。比如“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人生的感动往往也一样,见多了,看多了,就会麻木,没那么敏感。语文书上还有他的《登飞来峰》。
这诗格局仍然很大,境界也高:“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浮云这东西,厉害起来,是可以遮天蔽日的。但是王安石是个挺男人的诗人,写诗很硬气,不怕什么浮云遮住自己眺望的眼睛,因为他身在最高层。
世人对他的评价,往往因为他搞变法,带着贬斥。所谓变法也就是政治变革,我们的老祖宗是不怎么喜欢变化的,最好千秋万载,保持稳定。王安石想要一个强大的国家,想要一个新鲜活泼的王朝,想了很多办法来革新天下。
他从小就是个才子,名声在外。后来考试顺利,中了进士,学而优则仕,没多久去当官了。当时的皇帝宋神宗很是欣赏他,重用他。王安石的官,当到了位同宰相。总之,这是个有梦想的文人,也是个影响历史的男人,是个响当当的大人物,虽然后来变法失败,被守旧派抵制了很多年。反对王安石的大人物里,有一个更加家喻户晓的人物——司马光,他小时候砸缸救人的事迹流传至今。
活了六十六岁的王安石,郁郁而终。大人物的人生,无论如何都是传奇。直到我读到了他的《别鄞女》,这个传奇就崩塌了。
这是他三十岁时候写的诗,那时的他像一个简简单单,内心柔软,泪流满面的书生。这诗很直白:“行年三十已衰翁,满眼忧伤只自攻。今夜扁舟来诀汝,死生从此各西东。”
王安石不像别的诗人,年纪轻轻就一堆孩子了。三十来岁,他才有了女儿王堇。这是他的第一个孩子,因为住的地方种了木槿花,就取了这个名字。
然而小小的女儿,出世没多久就因病夭折,理葬在当地。很快王安石就接到了朝廷的任命,要去另外一个遥远的地方上任。这个悲伤的父亲,连夜去跟女儿诀别。
读到这四句诗的时候,一刹那,我读懂了生离死别。
诗的本质不一定是风雅,还可能是遣怀,是言志,是抒情,只为化解我们心中本来无从消解的悲怆。
..................................................
以上内容摘自书籍《人生是一场雅集》由著名文学作家“沈嘉柯”老师著作。
著名作家“沈嘉柯”老师别出心裁,自由心证,精心遴选出古代诗词经典佳作,逐一解读那些古诗词里的浩叹和哀愁,无限幽微的心事和美感。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册在手,不只是朗读,更带你读懂古诗词,得到受用一生的审美感知和文学顿悟。 人生是一场雅集——世间醉美古诗词。
好啦,今天的分享呢,就到此为止吧。
..................................................
“读书识字的最高目标,是成为一个聪明正直,对社会有益的人。”
我是一个九零后,来自华夏,来自璀璨的中华文化。志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旅韩青年。
我在海外与您一起 “ 知文学,读好书。”
【 作者 · 旅韩卧龙青年 - 大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