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孩子回家很疲惫,好好睡了一觉后,又是那个活力满满的小可爱了。
和往常一样,外公外婆准点到学校接孩子放学。刚出校门,小朋友就开始哭喊着找妈妈。
外公外婆没办法给我打视频,见孩子止不住哭,也说不出原因,担心是不是在学校遇到什么问题了,我接到电话后就下班回家了。
回来的路上,跟老师沟通了下小朋友在学校的情况,可能是出学校时被另一个同学捏了下小脸,白天在学校情绪都挺好。看上去没什么问题,心里也踏实了。
到家和孩子简单沟通后,开始和孩子玩起了字卡。心想既然早回家了,那就利用这段时间高效地陪孩子。
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
原本以为可以和小朋友坐着玩上半小时,结果字卡刚认一半,2分钟不到,突然想到别的东西就走开了。好不容易拉回到现场,不一会儿又走开了。
这专注力真是七零八碎呀。可这哪能怪小朋友呢?
孩子出生到现在,算是我亲力亲为了。她的各种习惯养成,包括注意力,跟我有直接有关。
以前还多少会怪家里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孩子专注玩耍的时候,打扰了孩子。其实,更多地是我自己就做得很不好。
想来,我自己的专注力就比较差的,注意力管理和时间管理能力都有很大提升空间。
想要事情改变,首先自己改变。我要先自己提高专注力,管理好时间,管理好事务安排。
在此之前,也看过如何培养孩子专注力,对于这种低龄幼儿,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打扰。晚上也看了一些文章,最优的策略依然是让孩子沉浸在自己的兴趣里,不打扰。
当然也可以整理一套更系统的习惯养成和专注力培养的计划,准备整理一篇文章。
发现问题是好事。我要比问题大,问题就不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