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久没有写东西了,感觉自己有些麻木了,也以为自己不会再写东西了。但是今天外面下着小雨,看着一本闲书,无意间侧头看向窗外,看到了远处隐隐约约的楼房,脑子里那种很想写下一些文字的感觉突然涌上来,便在手机备忘录里打下了这些字:
坐在摇椅上看完一点书
向后靠,一侧头,便看到远处,烟雨蒙蒙中的灰色楼的身影
有些像不真实的水墨画
仿佛一抹就消失了
与灰色的天空隐隐约约成了一体
那是何处的楼呢?
这一瞬间,是假期的感觉。
打开简书,距离上次发布文章好像过去了正好快一年,这一年里好像基本没写东西,就算是电脑打字如此方便的情况下,依旧是什么都没写,看来过去这一年的确是表达欲比较低的一年,可能是因为工作,也可能是其他方面,但总而言之,自己的确是变得有些懒散了,尤其是最近这几个月,整个人的状态比较低迷,但我也不打算苛责自己,毕竟状态有好有坏,也是正常,或许我只是累了,需要休息一下而已。
但好在,喜欢读书的习惯好像一直没丢下,看的书也不是什么大家大作,只是寻常的一些书,有推荐的畅销书,也有自己随手买的书。小时候并不喜欢读书,读书也基本上是家长和老师要求,但总体来说,不排斥看书,小时候慢慢翻看母亲订阅的《少年儿童智力开发报》,好像是叫这个名字吧,记不得了。总觉得里面的漫画部分很有趣,里面一些文章也很好玩,于是慢慢翻看,可以看很久,在某个亲戚眼里,这是我“心很定”的表现,如今聊天,也偶尔谈到这个,还带有些称赞的意味,觉得我小小年纪能这么安静看书,实在神奇,而我觉得她在夸张,我只是看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且脑海里不停想象那些文字描述的画面而已,这样做的时候就不方便说话了,所以看上去比较安静,但其实内心会根据文字的情节翻涌起很多情绪。
有时候好像就是这样,明明自己只是在做自己爱做的事,在有些人眼里却是神奇和感到钦佩,却在努力讨好和揣测他人心思的时候,看上去像个毫无主见的人。的确是,人还是得遵从于自己的内心,这样才是自己。
假期在家,骑着弟弟的自行车在路上漫无目的地骑着,路上看到晚霞,映红了小半边天,本想着拍下,但是奈何人眼是世界上最好的镜头,科技的镜头终究难以将我眼中的景象和脑中的思绪完美复刻下来,索性没拍,努力记住美好,感受美好,将其留在脑海里,或许比看着镜头里失了真的图像徒感遗憾更好。
太久没有看晚霞,偶尔一抬头竟得如此美景,太久没写文字,写东西的感觉竟能失而复得。美好的东西总是无法自然来到我面前,我需要对其保持探索欲,保持跳出习惯生活的勇气,才可以在看似重复的生活中寻得那一丝新鲜感。新鲜的不是生活,而是自己的内心。
你好,欢迎回来,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