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最近看了一部很火的纪录片:施图茨的疗愈之道。访谈形式的纪录片,采访者是好莱坞的喜剧演员Jonah Hill,(这里科普一下,就是在“华尔街之狼”中那个胖胖的被莱昂纳多招聘的第一个推销员),被访者是美国很有名的心理学家STUTZ。这部纪录片的初衷是想让更多人了解心理学家过去的经历和从业的故事,但最后是两个人以对谈的形式敞开心扉,谈论彼此不为人知的脆弱,自卑,不曾公开的心理问题,都一一展露在大众的视野里。感动之余,也完成了彼此的疗愈,让观影者产生更多的共鸣。
纪录片以一个问题拉开了帷幕:如何能从抑郁中慢慢恢复?
Stutz从三个不同的维度给出了如何从自身做起来缓解抑郁情绪,分别是
1. 激活身体:身体力行的运动;健康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
道理是很浅显易懂的,但是每个人自身状况不同,执行起来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每个人都经历过情绪的低潮或者迷茫,我自身的经验是,从小事做起,不要有过高的目标,比如做简单的家务,扫地,整理房间,洗碗.....一周至少四次会去游泳或者跑步,不论如何要起床,起的晚点也总比不起床好。其次是一定要按时吃饭,这也非常的个人,记得在迷茫中等待,不知所措的时候,每天早上和中午,我会很认真的给自己做饭,有肉有菜,还会做一个汤;晚上通常就直接省掉了。想吃什么了会直接冲到超市去买自己喜欢的卤味或者奶酪蛋糕,当然在自身经济承受范围内。永远都会把吃饭看的很重。每天定时关灯,哪怕睡不着都要关灯躺在床上,听书,这是纪律!
除了提到的这些,我还意识到,学习英语(或者任何一门外语)和读书,都是一生要持续做的事情。但是如果真的学不进去很烦躁了,那就不要逼自己,现在我明白,这叫做To be honest to yourself,对自己诚实。不要逼着自己去做所谓的“正确”或者“有意义”的事情,但要从行动中训练专注的能力和享受过程中的满足感,也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
2. 和他人的关系
这里格外提到,要主动邀请朋友吃饭,聊天。通常陷入低落和负面情绪的人容易把自己隔绝起来,不喜欢和外界沟通,也通常没有任何的动力去向外界求救的。但真正的信得过的朋友,通常都会接纳并且聆听。最近身边有好几位朋友,他们的孩子都不同程度陷入了抑郁,严重的影响了他们自己的情绪,有的失眠严重,甚至已经没办法上班了。这个时候我想最需要的是不带任何评判的聆听......这让我想起身边几位朋友,会主动给我打电话,一起运动,出游,吃饭聊天,但我想自己要走出去更重要。我已经习惯用运动来“对冲”不良的情绪,去游泳或者去健身房运动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善意和鼓励,虽然陌生人并不了解我的经历或者心情,但那时确实让我打开了一些,当时觉得是上天派来的天使给我鼓励和安慰
3. 写作
这也是过去十多年我的一个经验,每天会写下自己的心情,以及想法,甚至当有一些负面想法的时候,会马上用手机的记事本记录下来,算是一种自我察觉吧,也渐渐的习惯了每天记日记的习惯,哪怕是最日常的流水账,但是为自己每一个小小的改变而感到庆幸以及感恩。对于亚洲文化中成长的我们,感谢自己有的时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渐渐的当我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没有放弃,还是坚持着的时候,一股暖流流过内心......我想用一种平和以及谦虚的态度看待自己曾经的努力,善良和坚持,是爱上自己的开始......
纪录片中的对谈中,Jonah和Stutz分别分享了人生中丧失的痛苦,也同时让我们记住,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没有办法避免或者逃离的是: 痛苦;不确定性和要一生持续的去学习面对和减轻这些多带来的负面情绪;并且格外提到:如果不展示一个人的脆弱,分享所经历的伤痛,是没有办法成长和前进的。
而我们每一个行动都像是串在绳子上的一颗一颗的珍珠,有一天会形成一个贿赂,不管是失败也好,成功也好,都要持续的前进。
影片的后半部分,谈到了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羞耻感,或是因为身材,外貌或者其他,所以人们都在以不同的外在形式来创造自己所谓的幻象之城,包括完美的成绩,完美的伴侣,耀眼的工作,银行的存款,但这都是我们脑海里的一个图像,并不能对冲隐藏在阴影中的羞耻感,而当我们不停的坚持要求自己做的更好的时候,我们的内在成长是停滞的,唯有接纳才能够让我们带着惴惴不安甚至些许的害怕,继续向前走。
最后,我想用影片中的一段话来结束我的观后感,也是最让我感动,直击我心灵深处的一段话,它的原文大致意思是:不用担心,太阳会穿过乌云,照射出耀眼的光芒。当你觉得很糟糕的时候,甚至乌云密布的时候,要记得,太阳永远在乌云之上不会消失,也终将冲破乌云!积极的思想和消极的思想都会影响我们的心情,用“感恩”的思想战胜这一切,终将拨云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