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个客户,希望给孩子配置教育金,却因为各种不同的异议,导致一直没有成交。
因为客户工作忙,一直不愿意见面沟通,而且都是微信文字,因为无法及时了解客户想法,导致沟通一直无法畅通。
第一次沟通是三个月以前,客户提出需求,给孩子配置教育金。客户因为已经配置了医疗险和重疾险,便给予了两点理念性的解释:
第一,教育金要求产品拥有确定性,也就是到用钱的时候,保险一定可以提供一笔资金给客户用来子女教育开支;
第二,教育金的本质是理财类保险,承诺给予客户一定的收益,但收益根据保险种类不同,区分确定性收益和不确定性的收益。
经过最终的沟通,客户最后选择了增额终身寿,后续就是给客户提供方案。
了解到客户的需求后,便做了三款产品,做了5年交和10年交两种形式。
第二次沟通是两个月前,客户又提出新的需求:一次性趸交10万元,然后后续每年还可以追加2万元。
我说这个需求很简单就可以实现,第一是附加万能账户,第二是选择两个产品,一个是趸交10万元,再加一个年交2万元的5年交产品,也可以达成客户需求。
第三次沟通是一个月前,客户希望趸交的可以在5年左右就回本。问了客户的理由,说后续可能用到。有告诉客户,这教育金是属于专属资金,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建议客户拿来使用的。但如果你真的希望这样,也是有产品匹配的。
等于第三次客户的需求已经开始变了,从需要教育金,到了需要回本快的理财类产品。虽然有强调保险的理念,但却没从根本上改变客户的想法。
最近一次沟通是上周,客户又希望第一年就可以回本,然后以后每年按照3.5%进行计算收益。
自此,客户的需求彻底改变,从想买教育金,变成了买理财。导致这个原因有几个点:
第一,沟通的时间周期很久,前面的理念介绍完毕,客户后续可能不理解了;
第二,客户是个很有主见的人,解释完毕,客户总会在网上收集信息,来确认。如果收集的信息有效还行,关键是很多文章和介绍是片面,不可能一个产品集齐所有产品的优点;
第三,客户从最初的保险需求,到最后完全按照理财的思路进行选择。虽然解释后,客户可以马上明白,但是想要彻底改变心念,还是需要更加深入和完整的交流。
记录这个事儿,仅仅是为了提醒自己,后续再面对这类客户,也有了经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