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把刀,他不仅渐渐地改变了人的形体容貌,同时也抽丝剥茧般分离了我与少时朋友们的关系。
小时候,农村的环境给予了我们广袤的玩耍天地。我们这群90后虽然赶上了计划生育,但因为当时居留于农村的家家户户还很多。不像现在一样,人人都得赶向城镇,纷纷弃农而去务工。
所以,当时,我们孩童的群体十分庞大。一个村社里,足足分了好几批孩童队伍。
就我们父母关系交好,邻里邻居相近的孩子有十来个。在上学之余,我们在这片宽广的小天地,一起模仿过金庸剧里的武侠人物,也扮演过成龙警察故事里的贼和警察的故事,还扮演过恐怖片里“鬼”抓人的故事。
当然,从邻山的沟壑里去探险未知的土崖洞、去爬一座又一座山峰、去偷别人家的杏桃、梨,烧玉米、吃豌豆、养蚕养兔子等等,也是我们常干的事。
小时候,我们几乎是形影不离。那时候大家都很纯真,有时候幻想着长大后的样子,又时候又什么都不想,只是个不尽的贪玩。因为父母对我们爱护的好,以至于我们也不太懂父母肩上扛着的生活的沉重。
后来,我们毕业了,也长大了。那时候,每到过年,我们还会持续往年的传统,大年几天还会聚集到一起,喝酒、吹牛、分享、探讨各自的生活。
再后来,成家的成家,被生活分配到东西南北的,各自常驻于东南西北。我们再也难聚于此。
同时,长大后,每个人都得要学会展翅飞翔,需要独自去面对天空、大地的责任义务。
就这样,每个人在被生活这张大手不断地反复蹂躏后,我们从以前的不分彼此,渐渐地如同各自不一样的形体一样,塑造出了不同的“自我观念”。
然后,互相之间生出了间隙,一个个也都被社会同化,而产生了嫌贫爱富、追摹虚荣的心态。我们的理念、思想、生活态度不会再像以前一样互相促进、融合,而只会导向脸红脖子粗的不断争吵。就此,我们的共识与情感的蒂带也就只剩下小时候一同成长的那段长久、又是在脑海里转瞬间消逝的回忆了。
我们之间以后的关系,或许就如同我们的村社预示的未来一样,从小时候的繁荣而逐渐走向真正的凋零。
或许,从这一刻我才明白,我们致敬的青春,也不单单是指爱情,而是曾经拥有过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