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生活极大便利的时代,了解世界从来没有如此便利,你可以用手机就能看到亚马逊雨林的上空,在路上招手打车就能去到城市的任一角落,甚至在游戏里你还能登上金字塔的顶端一窥世纪元年亚历山大港的风采。
因此,我曾经听过一个观点认为现代人探索精神已经渐渐减少。我认为这个观点是片面的,虽然有人因满足现状而止步,但有相当部分的人因为生活条件提高,经济压力减少,运动装备科技迭代,健身理念的完善等原因,有视野有条件去做之前只有少数精英或贵族阶级才能做的挑战,如,马拉松、铁人三项、越洋航海、高空跳伞等等,他们不断为了探索这个世界和自己的内心而努力。当然,这些探索不能缺少今天我要分享的小说《众神的山岭》中描写的运动:攀岩,以及最终的挑战:攀登珠穆朗玛峰。
故事是从一部相机说起的。
埃德蒙•希拉里于1953年由南坡成功登顶珠峰,人类有记载以来首次站在了世界之巅。可是在这之前的1924年,英国人马洛里和欧文两人背着相机从北坡向珠峰进发,负责掩护的奥戴尔看到他们俩已攀登接近珠峰,但随后因暴风雪而失踪,他们是否会是首次登顶珠峰的人?是否历史要重写?荣耀是否重归给他们?在发现这台相机及照片之前,我们不得而知。
本书主角深町诚,只是一个爱好登山的摄影师,但是无论作为登山家还是摄影师,他都非常失败。女友加代子都跟自己的好朋友跑了,以为能作为寄托,在组队攀登圣母峰珠穆朗玛的时候却铩羽而归,并且偶然间拍下队友死亡的瞬间让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离开珠峰,他在喧闹的尼泊尔加德满都中迷失了自我,可是机缘巧合下,却让他发现了一台疑似为马洛里最后登山所带的相机。
这架相机曾是属于马洛里的。这说不定可以解开人们猜测多年的马洛里登顶之谜。同时又由于这个相机,他又与失踪多年的日本天才登山家羽生丈二不期而遇。羽生丈二为什么会失踪,又为什么会在加德满都现身?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为了解开这些谜团,也为了拯救自己,深町诚开始深入调查羽生的过去。
随着调查的深入,深町诚逐渐了解了羽生丈二的过去。他曾经纠结于加代子的事情,纠结于现状,纠结于那次挑战珠峰死去的队友,纠结于自己的路。追逐羽生丈二的过程中,深町诚到底应该何去何从?是追寻自己的内心,还是回归普通人所谓正常的生活轨迹,每个人有或许都有自己的答案,可是不得不说,本书的结局是震撼人心的。
《众神的山岭》原著为小说,后制作为漫画,近年翻拍成电影,情节基本没有出入。本书作者夢枕獏作品大多为幻想类小说,较著名的为《阴阳师》系列,可是驾驭运动攀岩题材却意外的得心应手,主要原因还是作者对珠峰的崇拜吧。夢枕獏为了写这本书,构思准备至少花了15年,数度去过喜马拉雅山脉与周边区域,亲身经历、感受,才成此书。最后能写至如此地步,确如所言,了无遗憾。
翻开这本书,就放不下手。故事并不复杂,读着不累,却足够吸引人。因为读这类故事,怕就怕,讲一堆专业术语,或者花大段描述只有专业者才能体会的情景,而让故事失去最吸引人的闪光点。还好这个故事都是围绕着“人”来做文章,而且通过悬疑来吊人胃口直到最后。
《众神的山岭》不能简单的划分为运动小说,里面包含的大量悬疑和心理描写,各种谜团环环相扣,精彩程度毫不逊色于登山部分描写,而且对于登山的意义有大量的情节讨论,我更倾向于把本书定位为一部启发人探索精神的励志小说。
为什么登山?小说最后引述的这段话,也许就是作者认为的答案:
“1924年负责支援马洛里、欧文的奥戴尔说过,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和那两个人一样。 为了走向顶峰而走着。一直走着。然后,途中总会遇到死亡。 我不能轻易地给人生的价值下定义。我觉得人死的时候,到底是在什么样的途中,这才是最重要的。
他们才是反抗着神的命令,穿过了神之领域,到达了巅峰并找到了答案的人。”
或许,登山的意义不仅仅是关于登山的吧。不管是攀登高峰、跑完42.195公里、潜入深海、从空中跳伞,其实我们什么都没征服,我们征服的也许只是自己心里给自己设定的一个又一个目标,那做这些有什么意义吗?我认为就是因为拥有伟大梦想的人完成那些在那个时代看起来各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才让现在的我们享受到了科技进步和生活便利,周而复始,人类才得以进步。
时间回到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英国百废待兴,国民士气低落,马洛里此时已经两次攀登珠峰失败,当美国《纽约时报》记者问马洛里,“你们为什么要去登珠穆朗玛?”,马洛里的回答已成为不朽名言,就算马洛里一年后在攀登珠峰时失踪,他的这句话依然激励了无数人向着那圣母峰前进。
他说:
“因为,山就在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