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不懂什么是爱情,脑海里最深的印象就是洗头发和月季花。
童年被母亲掐着后脖梗按着脑袋在脸盆里洗头是至今刻骨铭心的记忆。
我家姐妹三个,每次都是母亲先给我们洗完了才轮到母亲洗,孩子们洗完拿着毛巾各自去擦自己的湿头发了,这时父亲就会从炉子旁拿起水壶,把预先兑好凉水温度合适的水,先浇一点儿在手上试试,之后慢慢浇在母亲头上,一点一点的浇下去,一只手提着壶慢慢倒,一只手拢着母亲衣服的脖领,边浇水边问母亲烫不烫,凉不凉,母亲自己洗,父亲慢慢浇,待抹完洗发膏后再冲一遍,水绺细细的、匀匀的……差不多一壶水用完了,母亲的头也洗完了。这种冲洗头发的高规格待遇我们姐仨是没资格的,当时的我家只有母亲独享,这般场景让冬日的小屋里充满着幸福温暖,也是我童年朦胧的记忆里对父母爱情的认知。
那时的老宅院子显得很大,正屋的窗前有很大一片空地,父亲用水泥把空地大部分漫铺了,只在窗前两侧分别留了花池,父亲在花池土里洒了肥,还让我们把花池里的石头捡出来码在花池周围,一切准备好了,父亲将月季花的小枝种上了,还正式告诉我们,只能将淘米洗菜的干净水浇花池里,洗脸洗衣服的肥皂水不能往里浇。过了没多久,月季花枝的分叉处拱出了新的绿芽,又过了些天,枝叉上有长出了绿色包叶的花骨朵,零星的次第的开了几多小花,紫红色的最多、粉色的、橘色的也有,还有黄花瓣儿上有红点点的,花瓣也是层层重叠,绒绒的厚厚的很是缤纷绚烂,淡淡的清香飘满整个小院,比之前在上学路上看到的牵牛花好看好闻多了,给老宅的小院儿增添了很多色彩和生机。父亲很珍爱这些花,用竹竿将高挑的枝叉捆了加固,叮嘱我们只能看不能摸,更不能折花,说花茎上的刺有毒,扎了手会肿的,冬季父亲就把小的花枝剪掉,用炉渣和灶灰培在主枝和花根上。第二年春天又长出了更大更丰满的花朵,我们都很欣喜。
世事多变,有一年夏天母亲得了一场重病住进了医院,我们轮流陪护,一天中午我趴在母亲病床边正陪她说话,父亲走进病房,手里捧着一大把鲜花,我望着父亲手里的花愣住了,这不是窗前的月季花吗?还用了画报纸包着,花茎插在了半瓶水里,天啊……真的不敢相信,父亲竟然剪了心爱的月季花来送给住院的母亲,这真情这浪漫真是让人感动到泪奔。
后来母亲离开了我们,伤心的父亲不怎么再打理这些花了,除了冬天剪枝外基本上不怎么照顾,有一年长了很多腻虫,枝条上黑黑的,花瓣也不饱满均整,早早的父亲就给它们剪了枝,后来院子里盖了新房子,那两个花池也就消失了……
今天看到这个题目,眼前又浮现出火炉旁父亲给母亲冲洗头发的画面和窗前的月季花,我的眼睛湿润了,好想念母亲,好怀念窗前的月季花,好感动父母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