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tlin的协程,本质上是一个线程框架,它可以方便的切换线程的上下文(如主线程切换到子线程/子线程切回主线程)。而平时我们要想在Android Studio使用协程,先要在gradle引入协程依赖:
/**
* 添加依赖库 Gradle implementation 'org.jetbrains.kotlinx:kotlinx-coroutines-android:1.3.9'
* Java:
* 进程:正在运行的程序 用来管理程序运行中需要的资源
* 线程:进程中真正执行任务的最小单位
* 如果任务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 选择创建独立线程来完成
* 协程相比于线程:操作更方便、代码简洁、线程的一层封装框架、执行耗时任务、线程之间自动切换
*
* 为什么要协程?
* 耗时的操作会阻塞主线程 网络I/O 文件I/O 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逻辑运算
* */
阻塞式的创建协程,suspend表示该函数需要耗时操作,表示挂起该函数
suspend fun main() = runBlocking {
println("1.${Thread.currentThread().name}")
//2.协程的作用域
launch(Dispatchers.Default){
//默认开启的线程,也就是说通过CoroutineScope.launch或者CoroutineScope.async开启协程的默认线程,由线程池分配
println("2.${Thread.currentThread().name}")
}
launch(Dispatchers.Unconfined){
//没有约束的协程,就是在当前主线程
println("3.${Thread.currentThread().name}")
}
//用于IO线程
launch(Dispatchers.IO) {
println("4.${Thread.currentThread().name}")
}
//用于UI线程
launch(Dispatchers.Main) {
println("4.${Thread.currentThread().name}")
}
}
CoroutineScope.launch 中我们可以看到接收了一个参数Dispatchers.Main,这是一个表示协程上下文的参数,用于指定该协程体里的代码运行在哪个线程。当指定为Dispatchers.Main时,协程体里的代码也是运行在主线程。 当指定为Dispatchers.IO,则当前协程运行在一个子线程里。
非阻塞的创建一个协程
GlobalScope.launch {
//创建全局作用域的协程,要使用协程必须先创建协程的上下文环境
//必须是有耗时操作的时候,才需要使用协程
println("1.${Thread.currentThread().name}")
//delay会挂起当前线程,所以函数需要suspend修饰
delay(500)
}
还有刚提到了挂起 suspend , 它是Kotlin 中的一个关键字,它一般标识在一个函数的开头,用于表示该函数是个耗时操作,如上面的delay(timeMillis: Long)就是被声明为 suspend 函数。这个关键字主要作用就是为了作一个提醒,并不会因为添加了这个关键字就会该函数立即跑到一个子线程上。suspend 函数是只能在协程体内生效,在Kotlin 协程中,当遇到 suspend 函数的时候 ,该协程会自动逃离当前所在的线程执行任务,此时原来协程所在的线程就继续干自己的事,等到协程的suspend 函数执行完成后又自动切回来原来线程继续往下走。一句话说,suspend就是让协程该走就走,该回来就回来。但如果协程所在的线程已经运行结束了,协程还没执行完成就不会继续执行了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就需要结合 runBlocking 来暂时阻塞当前线程,保证代码的执行顺序。
withContext和async开启一个协程
/**
* 使用协程加载数据
* */
private fun loadDataWithCoroutine(){
lifecycleScope.launch {
//可以返回结果的协程
withContext(Dispatchers.IO){
println("1.${Thread.currentThread().name}")
}
withContext(Dispatchers.IO){
println("2.${Thread.currentThread().name}")
}
//这里做UI界面的更新
Log.v("pxd","UI界面已更新")
}
}
这里withContext开启的两个协程会同步执行,然后执行到最后会切换到主线程也就是UI线程做界面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