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鑫宇不戴电话手表,外套前后反穿,留下物品找答案

胡同学在封闭学校消失得无影无踪,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

出动了5000人上山寻找,连无人飞机也动了,警犬的鼻子也不灵,连专家也没有办法了。

突然在一个以前养蛇的地方找到了,这个地方非常的隐秘,成了排查中的盲点。

找了106天突然被发现,他没有戴电话手表,外套前后反穿,引发了各种疑点,最后官宣是自杀。

其实胡同学的自杀,可以从以前留下的物品找答案。

胡同学生前笔记曝光

胡同学在笔记本里写下:

“真的不适应新环境,我这内向的性格真烦。”

“整个晚上睡不着,想些乱七八糟的事。”

“最近近视又加重了,整天盯着书本看,不敢看黑板,怕老师看见,一脸不耐烦的说。”

笔记本写满了消极的话语,他刚升高一,才上了短短2个月,情绪开始崩溃了。

高中的学业比初中要紧张,老师也更喜欢优秀的学生,对成绩不好的学生会冷眼相看。

据报道,胡同学学习下降了很多,笔记本里写了一句“怕老师看见,一脸不耐烦地说。”

可能老师见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引来了老师说他几句。

从笔记本里可以看出胡同学自卑又敏感,过于在意别人的感受。

而把自己的感受忽略了,他曾提到不合群,他曾经为这个问题困扰过。

其实,我们的人生没有必要去讨好别人,只要把自己过好就可以了。

胡同学现在是高中阶段,如果与同学融合不进去,就没有必要逼自己融合进去。

他现阶段把注意力用在学习上,把成绩提高了,这样就可以吸引其他同学的注意。

到时候同学会反过来会和他做朋友。

董宇辉老师曾经在直播间说过一段话,听了挺有感触的。

他说:“只有足够的能量才能去吸引别人,所以千万不要想着把自己所有的时间,用来去讨好别人,而应该干点什么修炼自己,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我们首先把自信修炼好,如果要做成一件事,首先必须要自信。如爱默生所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胡同学的笔记本上就是严重缺乏了自信,导致这悲剧的下场。

胡同学曾经过电话给母亲,说不愿意上学。

第一次通话是在2022年9月27日,一共通话43分钟,胡同学哭说不愿意读书了。

第二次通话是在10月5日,通话39分,但是胡妈妈未透露通话的内容。

我猜可能是劝孩子好好读书,以后才能有出息之类的吧!

一个孩子再三强调说不愿意上学,做父母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想问题,父母想着孩子把书读好了,以后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才能有一个好的工作。

如我身边的朋友,天天拼命工作,想尽办法买学区房,把孩子送进好的学校。

以为这样做了,就可以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这个观念很明显是不对的,因为人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孩子不能像汽车一样拼凑起来就能跑。

有人上了名校,做的工作还是非常普通,李嘉诚才读了几年的书,一样不影响他成为首富。

李嘉诚虽然读的书不多,但是他每天刻苦学习,学习英语,学习做生意,所以他的成功是离不开每天的学习。

大学毕业后,不是学习的终点,是学习的起点。

现在是信息化年代,知识的迭代更快,可能两年前学习的知识,今天就淘汰了。

所以学习是一个终身的事,不是取决于一时。

如果胡妈妈先给孩子请半个学期假,让孩子好好整理自己的情绪,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录音笔曝光

录音笔有一段话:“已经没有意义了,快零点了,干脆再等一下,直接去死吧,可以的,因为我今天已经有点不清楚了,现在我好想去死,感觉已经没有意义了。”

他说再等一下,他在等什么呢?等老师吗?等父母吗?

他平时应该严重缺爱,觉得没有人疼爱自己 。在学校没有老师和同学关心,在家里父母也缺乏关心。

他觉得自己在哪里都没有存在感。

《自驱型成长》这本书的作者说,青少年自杀非常令人痛心,但是你要知道,青少年自杀基本上都是来自掌控感缺失。就是这个孩子觉得在哪儿说的话都不算,在家我也没什么用,到学校我更没什么用。

更多的自杀不是来自急性压力,我们往往会把一个人的自杀归咎为急性的压力,发生了这么一个事,所以这个孩子自杀,不是。自杀更多的是来自慢性压力,而不是急性的困难,这是心理学研究的结果。

胡同学事件,带给我们做父母更多的是反省,不能只关注学业,更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有3个小方法可以让孩子更阳光和自信。

1、平时在家,孩子需要买的衣服、鞋子和他喜欢的东西,尽量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2、让孩子阅读书籍,书中讲了很多事,是我们没有经历过,让我们可以学习别人是如何处理问题,起到借鉴的作用。

3、在家不要老是批评孩子,要多鼓励孩子。

希望我们的孩子都健康成长,再也没有像胡同学这样的悲剧发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