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阅读《设计心理学1:日常设计》时,有一段描述关于QWERT键盘的诞生史,最初的设计本来就是按照字母的顺序排列的,但是由于在打字过程中出现了,手指间不便使用以及按键下的支撑磨损严重等问题,就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随处可见的键盘排列格式。
文中还提到有人就专门研究设计了一款新的键盘,并称它会让人们使用的更加方便,看到这我立即就摇头了自喃道:“我肯定不会用。”原因很简单,因为我已经习惯了现在的键盘排列,对于我来说,去适应这新型的所消耗的时间远超于现在。事实上,它确实也无疾而终了。毕竟,习惯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尽管习惯的力量很强悍,但它的最初形成可不是一蹴而就。记得,第一次接触这QWERT键盘是小学时在一位同学家里,当时一进她家就看见她坐在一台老式打字机上,一个手指一个手指的点击着上面的英文字母,耳边随着她指尖的敲击发出一声金属碰撞声,瞬间就让我充满了好奇心,一言不发的静静看着她打字。后来,我也尝试了下,很是喜欢指腹敲击它们时所带来的声音与力度的感受,但随后就被小伙伴们的游戏抛之脑后了。
再后来到了初中,喜欢逛旧书店的我,无意间看到有关计算机指法教授书籍,这才知道原来它们还有着指法的规矩,于是当场便拿出笔将其画在了本子上面,寻思着以后当我接触到电脑键盘时就可以练练。
终于,在上英语课练习听力时,我开始接触到电脑,按照老师的要求听了听力之后,我就打开了显示屏上的“金山打字”,跟着它的指示练起了指法。
刚开始的时候依然会时不时地低下头,看着键盘再抬头看着屏幕,每节课当其他的同学在上面找游戏玩或者看视频时,我脑海里就一个目标先把指法学会,练习几道之后,便可以找个朋友联机一起玩下打字游戏。就这样一个学期下来,我从时不时要低头看着键盘打字的状态,调整到偶尔脑袋短路眼神偷瞄一眼。
当我自认为熟练时就开始点击里面的文章,每次打完都会有时间记录,而我之所以学习指法就是为了将打字的速度提升起来,因此每次练习时总会有意识的和之前最好的成绩对比,这对当时的我竟也构成了一段时间的孜孜不倦的乐趣体验。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打字就让我觉得有些枯燥无味了。速度是逐渐提升了但似乎就搁浅在那个水平。为了让自己更有激情,我恰好在笔记本上找到了一款英语丧尸拼写通关游戏。这游戏的规则是举着枪的我,必须将对方身上的单词拼写完,才能将它消灭,遇到大boss时,就必须将屏幕上的句子完成打出来,而最终的大boss则是选择题:英语提问迅速反应后,自己选出答案的同时必须快速将其拼写完才能中伤到它。就这个游戏,每次都让我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玩的不亦乐乎,消灭掉boss获得即时的喜悦确实太有成就感了。
当寝室里同学还要低着头拿着两只手的食指敲击键盘时,我终于可以只看着屏幕码字了。后来,当我把我的方法告诉她们时,她们却说没事,经常QQ聊天打字,速度就提升了,如果专门去学,感觉好麻烦。
原来,养成一个习惯不太容易,改变一个已有的习惯更加的不容易!
不过,有些可笑的是我这十指在键盘上的敲击是愈发的精益,但是英语的水平却如同蜗牛爬行一样增长缓慢。对比练习打字指法的历程,几乎每节课的英语听力作业完成后,我都将时间拿去练习指法,身边同学在玩游戏时,我也会玩一玩打字游戏来检验自己的指法熟练度,相对于英语我却是没有给予太多的时间和方式激发让自主学习,一学期下来就只见这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再看看现在的自己,码字的速度一如当初,英语的水平还是不温不火。以前还曾羡慕有朋友能直接阅读英语书籍,一度还苦恼为什么我的英语就如此不行呢?其实,答案在很早之前就不言而喻了。
不愿意花费额外时间,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尚且水平增长缓慢,如今只是临渊羡鱼,而不退而织网,当然只配心生羡慕!
我想:真若喜欢、真若想学会某项技能,你一定会用动起来,直接用行动来展示,不信的话,你可以试着回想一下你的学习历程。